陽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晚餐之後,不少飛行員回到會議室。
下午的討論會上,維克托所提出的戰術可以說很刺激也應該很有效,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航空團團長特別囑咐龍雲,抓緊時間和戰友們講講戰術運用和機動動作,慘烈的戰爭中是從來不會嫌要掌握的東西太多。
“其實,對於美國人的f-16和f-15,他們的使用方式和戰術特點都很類似。總結起來,就是我們都瞭解的能量機動空戰理論。”
在座者紛紛點頭,對於能量機動空戰理論,他們基本上都有一定的瞭解。
所謂“能量機動”,這種在六十年代由美國空軍少校約翰伯伊德創始出來的殲擊機空戰分析理論,雖然本身不過是利用物理理論來說明殲擊機飛行狀況的一種描述,卻影響了相當一部分西方飛行員。在“戰鬥機黑手黨”這樣神神祕祕的組織支持下,美國空軍的f-15與f-16與海軍的f-14在設計上有相當大的差別,其更重視殲擊機的推重比和機動能力,在空戰中也是頗爲可怕的對手。
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戰鬥機黑手黨”所追捧的戰機之所以成功,其在若干次大小衝突中所取得的戰果,恰恰並不是在格鬥、而是充分利用機載電子設備和導彈武器系統而取得的。標榜機動xg和戰機推重比的美國第三代殲擊機,卻往往是掛滿導彈、副油箱和電子對抗吊艙等負載,在預jg機的指揮下去升空shè擊遠在視線之外的敵機;這時候它們既不具備、也並不需要有什麼高超的機動xg能,其作戰模式與蘇聯tu-128這樣龐大笨拙的導彈截擊機並無多大區別。
就在這樣有原因,也有結果,但是因果之間卻戲劇化的不存在邏輯聯繫的情形下,西方殲擊機飛行員對自己的戰術和戰機都是信心滿滿。
然而,他們終究要面對現實。
與六十年代不同,現代空戰ri益向視距外導彈對抗的方向發展。這造成了兩種現象的出現:空戰的超視距化,與近距導彈的增程化。簡而言之,現在已經不再是盤旋追逐、爭取佔位的機炮對戰時代,作戰的典型模式已經演變爲先進行中距離對抗,然後在近距上利用導彈擊殺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