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藍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厚孜幾乎一宿沒睡,半夜翻開律法,把科場舞弊相關的全拎出來讀了好幾遍,心裏七上八下沒個成算,熬了一宿,眼底青黑一圈。
看見妹妹上了馬車,他勉力笑着叫了聲“荼荼”,挪開腿,給她留出坐的地兒。
嶽峙書院在南頭的靖安坊,離唐府不遠,往常出了門,馬車沿着大道向南直走,穿過一座坊,一炷香的工夫就到書院了。
近些時爲籌備太后壽辰,這條大道上架起了一座座花樓,各個高兩三丈。樓基還沒打穩,官府怕出事,便設起了拒馬,人車都得繞道而行。
唐厚孜怕誤了上學的時辰,總是要早早出門的,今日卻尤其得早,讓書童駕着車走了一條人最少的路,徑直朝着京兆府去了。
京兆府,天子腳下第一府,這座佔了半座坊的大府衙,直直矗立在京城的中軸線上,與都察院比肩而鄰。
這兩個衙門都是天子明耳目、肅風紀的官署,都察院管的是糾劾百官,京兆府卻是給百姓辦事的衙門,田宅戶口、雜徭市肆、禮樂學校、追贓緝盜……但凡京城百姓的事兒,都能管得了。
鄉試泄題是大事,他們兩個小孩也不託大,沒朝着府門去,反倒繞去了京兆府南面的一條小巷。
府衙方圓一里內,總共設有十二個銅匭,都設在僻靜小巷中。
這銅匭,是一個銅鑄的大匣子,銅匣鑲死在牆上,匣門也成天鎖着,只在上頭留一道指寬的細縫,像後世的舉報箱。最早是武周時的女帝所創,可以言政得失,不論是伸冤、告密、陳事、揭發檢舉、自薦求官,但凡百姓所求,都可以寫在信中,放進銅匭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