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西軍如果不跑,你們就盯着他,等主力趕到後再發起總攻,西軍如果逃跑,就緊緊咬住他,不脫掉幾層皮別想溜……”
楚軍控制着南明河水路,來回調兵很容易,劉文秀的南路主力覆滅之後,周國棟和劉體純的胃口變得更大,盯上了其他幾路西軍。
在俘虜的指引下,很快找到了劉文秀的屍骸,他被祁三升草草安葬,立了一座墳,周國棟下令開棺驗屍,確認就是劉文秀無疑,命人將其重新厚葬,還在他的墳前上了一炷香……
接下來的幾天,楚軍橫掃貴陽周圍。
譚嘯在苗振宗、周武定的配合下,將劉文秀的西路軍一網打盡,包勝亭等將領或死或逃,逃走的潰兵只有一千多人,另外兩個方向,劉文秀的東路軍也被擊潰,殘兵敗將三千多人逃往凱里,在楚軍的追擊下又乘船逃往下游的馮雙禮軍中,才終於脫險,北路四川來的西軍見勢不妙,搶先一步撤退,還是遭到楚軍的兇狠追殺,損失慘重,一萬五千人的部隊,最後只剩六千多人逃回四川。
貴陽之戰至此落下大幕,楚軍以五萬人的兵力,不但擊敗了劉文秀的十五萬大軍,而且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劉文秀的十萬南路軍幾乎被全殲,其他幾路西軍也折損大半,撤出來的部隊仍然保持建制的只有幾千人,其他的潰兵要麼當了俘虜,要麼已經逃散,而且大多都是沒有戰鬥力的輔兵,對楚軍不再構成威脅。
除了苗振宗和周武定之外,還有一些西軍將領被迫投降,和苗振宗、周武定並列,楚軍一口氣抓了好幾萬人的俘虜,全殺了不合適,全放了不願意,全都關着更是一個大麻煩,於是就對這些俘虜進行篩選,分別處置。
張獻忠時代的軍官和老兵被單獨挑出來,編爲一營,關押在貴陽城中,嚴加看管,這幾年剛剛加入西軍的雲貴四川的本地人都塞給苗振宗和周武定等一干降將,苗振宗和周武定的部隊因此迅速膨脹,手下都有一萬左右的戰兵,只是嚴重缺乏鎧甲,另外還有一個營的俘虜出自隆武朝廷的降兵,他們原本是駐守貴州、廣西的部隊,或者是桂林之戰中的勤王軍,被西軍打敗後被俘投降,對西軍的認同度最低,可以用來補充楚軍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