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帖兆榮的部隊都是騎兵,可以抵消八旗騎兵的優勢,呂仁青的部隊則是楚軍的預備隊,除了上次李過陷入包圍趕來救援,其他時間都沒有參與作戰,也是一支養精蓄銳的生力軍,除了這兩支部隊,其他楚軍也在向英山趕來,譚泰知道大事不妙,全師而退的希望已經破滅。
分兵突圍!
譚泰命令,耿仲明率領漢八旗的部隊留在此處,和綠營一起繼續進攻榆園軍的營寨,爭取從英山突圍,他和屯布兒率領滿蒙八旗轉道東南,仍然從蘄水撤退,滿蒙八旗都是騎兵,甩掉耿仲明和綠營這些步兵後,機動能力大幅增強,仍然有機會突圍。
打不過就跑,本來就是騎兵的優勢。
爲了確保滿洲太君的安全,譚泰命令耿仲明和綠營交出所有的戰馬,並且打出譚泰的旗號,儘可能的吸引楚軍主力,這麼做未必能起多大的作用,可是生死關頭但有一點希望,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得到耿仲明和綠營的戰馬後,滿蒙八旗不但保證了一人一馬,而且還有一些備用的馬匹,部隊在黎明時分出發,只打屯布兒的旗號,僞裝成一支分頭突圍的偏師,急速向蘄水挺進。
蘄水是黃岡五水中較大的一條,流域內大大小小的支流數百條,水深河闊,不能像其他幾條河那樣輕易泅渡,只有在特定幾處較淺的河道,騎兵才勉強可以涉水渡河,譚泰和屯布兒天亮時分趕到蘄水西岸的大同鎮,爲了奪取渡口,對大同鎮發起突襲,短短一刻鐘內就攻佔了這座小鎮,順利的連譚泰自己都有些意外。
大同鎮的守將是張家玉,楚軍中有名的古板書生,一向以結硬寨打呆仗著稱,他沒有偷懶住在大同鎮裏面,而是在蘄水河邊修營築寨,把渡口死死封住,以防清軍繞過大同鎮,直接從渡口逃走,由於張家玉的主力都在河邊的營寨,所以譚泰纔會那麼順利的攻佔大同鎮。
譚泰攻佔大同鎮後,隨即趕往渡口,卻遭到張家玉的堅決阻擊,利用營寨堅守不退,騎兵攻堅沒有任何優勢,譚泰連衝幾陣,都是鎩羽而歸,看到無機可乘,就率部離開大同鎮,趕往蘄水下游。
在下游的白雲山一帶,譚泰與楚軍激戰一場,終於渡過蘄水,這個時候,金聲桓、李過、滕雙林等部又相繼追了上來,重新上演截殺突圍再截殺的戲碼,譚泰現在機動能力變得更強,騎兵的衝擊力也更大,幾番惡戰之後,又把金聲桓等人的防線依次衝破,硬生生的殺出一條血路,到達廣濟縣赤東湖一帶,可是沒有步兵的掩護和配合,以及可以充當替死鬼的綠營炮灰,八旗兵的傷亡大幅增加,衝到赤東湖的時候,譚泰和屯布兒已經傷亡過半,只剩一萬多人的兵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