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糊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說完之後,又看看四周的官員們:“行了,秋大將軍奔波幾千裏,身體有恙,還沒痊癒,你們就也圍着了,秋大將軍先回吧,把身體養好。”
“多謝王爺關懷。”秋雲再次施禮道謝,轉身上了轎子,衆官員目送他離去,齊王也沒理會,上了自己的轎子,從頭到尾,他都沒正眼敲過句誕,而句誕也沒向齊王身邊靠。
秋雲面聖之後,皇上卻沒有任何表示,既不讓他回涼州,也沒任命新的官職,朝臣們疑慮不已,不知道皇上到底怎麼想的,朝廷中傳出流言,有說秋雲想致仕,皇帝不準;有說皇上想調秋雲都督荊州,也有人說皇上想調秋雲到幽州,調段昌回朝,擔任驃騎將軍。
終於秋雲臨走前上的疏傳出來了,給拓跋部落送糧,此舉在朝臣中引起不少議論,很快有人上書彈劾秋雲,認爲他濫用職權,雍涼兩州流民遍地的情況下,擅自允許糧食出塞,有違朝廷律令,當從嚴治罪!
此彈劾一出,朝中大臣震驚,上書的是一名不起眼的御史,這名御史平時很低調,在御史的位置上待了數年都沒挪窩,看不出來是誰的人,可朝中這些大佬都是人堆裏鑽出來的來,誰知道他背後是不是有人指使。
主掌朝政的三公和宰相不敢處理,將奏摺轉呈雅文閣,那意思是讓皇帝拿個態度出來,如果準了這彈劾,那就處理秋雲,瞭如果不準,那就處理御史。
讓他們失望的是,雅文閣靜悄悄的,奏摺遞進去幾天了,一點消息都沒有。朝臣們有點摸不着頭腦,齊王在朝中率先開口,認爲秋雲此舉不但沒錯,相反有功,拓跋部落受災,沒有糧食,拓跋部落勢必內侵,到時,朝廷得花更多的錢糧。
可齊王的話沒有壓下朝臣的議論,相反又有幾篇奏章送上來,這次來自度支部和左民部的幾個小官,彈劾秋雲擅權,勾連外族,危害涼州。
這一下連齊王都不清楚了,因爲這次上書的小官有個叫王炎的,能入左民部走的穆公公的路子,這下誰都不敢開口,這些年,穆公公代表了誰,這些大佬誰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