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黃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吞下渣打銀行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渣打在全球擁有377家營業網點,僅在香港便攬下了近兩千三百多億港幣的客戶存款,是香港最大的幾家銀行之一。同時渣打還是僅有的政府指定的兩家港幣發行銀行之一,儘管比之滙豐銀行,渣打發行的港幣只佔流通貨幣的不足13,但也是一塊人盡眼紅的大肥肉。
早在八十年代中期,素有英國資本流氓之稱的“勞埃德銀行”曾試圖惡意收購渣打,就是看中了香港迴歸之後,渣打銀行若能繼續持有發鈔資格,其資產價值必將翻倍暴漲。而在過去的中英談判中,就未來港幣發鈔資格的問題,倫敦跟北京已經爭執了不知道多少次,儘管英國幾次以對華投資、輸出大陸急需的精密機器跟先進軍事技術等好牌,迫使大陸勉強同意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保留‘滙豐銀行’的發鈔資格,但是北京卻在是否要急需給渣打銀行的發鈔資格的問題上,態度很是強硬。
英國人肯定不會輕易放棄渣打的,這個如今仍還勉強保留着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以及世界第三軍事力量的國家,手裏捏着一票的好牌呢。所以保住渣打銀行的發鈔資格,對於倫敦而言並非難事,但離場頗有些親共的林家若是趁機入主了渣打,恐怕將成爲其中唯一的變故。
越來越多的情報,都顯示了林孝智真得對渣打動了想法,麥華章並沒有急着爆料,《香港經濟日報》與一般娛樂傳媒不同,作爲一家立足中高產階層的專業性財經報紙,他們需要更多的精準數據。
很快,隨着更多的挖掘,他們終於掌握到了一個關鍵性的證據。
5月17日,澳大利亞酒店巨頭羅伯特·侯姆突然宣佈將向加拿大龐巴迪公司訂購一架私人飛機,在被媒體追問他名下的酒店去年業績不良,此時訂購飛機是否會影響到酒店財務時,羅伯特·侯姆得意地笑稱“……我並沒有動用酒店資金,事實上就在不久前,一家香港銀行剛剛買走了我手上全部的渣打銀行股份”。
羅伯特·侯姆雖然沒有點出對方是誰,但一直在盯梢九龍銀行跟林家的《香港經濟日報》卻知道,就在一週前九龍銀行總裁剛剛以私人度假的名義去了一趟澳大利亞,中途還在新加坡停留了兩天,甚至被當地媒體拍到他曾拜訪新加坡首富邱德拔,而他如今正是渣打銀行的最大私人股東!
再結合此前宋念輝於香港頻繁會晤老船王家族的人,麥華章終於肯定了林孝智對於渣打銀行的覬覦,於是乎,在剛剛步入五月下旬的香港,《香港經濟日報》又放出了一篇令整個香港沸騰的文章---“誰將是下一個白騎士?渣打或將易主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