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宅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假如這諸多民族能和睦相處也是一件好事,但自從微臣管理西北之日起,這北樓蘭的安第斯人仗恃當地政府撐腰屢屢欺侮壓迫包括大秦族在內的其他少數民族的消息便不斷傳入微臣耳中,北樓蘭之大秦族百姓更是多次要求微臣予以幫助,但臣考慮兩國關係只是致函與當地政府,要求其對各族居民一視同仁,不得欺壓少數民族,但當地政府依然置若罔聞。”
秦暮有理有據的分析使地大殿內一些並不十分了解情況的大臣們聽得頻頻點頭,不過絕大多數大臣依然不動聲色。
“兩月前,微臣得知帕沙與科米尼兩國聯合起來對樓蘭進行突襲,由於沒有防備,樓蘭人一觸即潰,亡國在即,而帕沙王國與科米尼公國兩國人種均已安第斯人爲主,尤其科米尼人更是排外,北樓蘭本地的安第斯人也在一些帕沙和科米尼的間諜的指使下發動騷亂,大肆搶掠騷擾當地其他民族包括大秦族在內的百姓,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北樓蘭之大秦族居民一天三報要求微臣保護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並且已有不少大秦族和其他少數民族難民逃入慶陽境內,臣處於當時,如要獲得朝中授權,的確時間上已來不及,更何況臣想那樓蘭既要亡國,其領土遲早也會被帕沙和科米尼人瓜分,與其這樣,不如由帝國接管這北樓蘭地區,也好使得這土地上的大秦族百姓有個歸屬。”
秦暮故作姿態,在最後纔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他也知道朝中大臣包括皇帝陛下在內其實也並非對北樓蘭這塊土地不感興趣,只是自己擅自出兵有違朝廷制度,若無一個合適理由,始終無法解釋得過去。
秦暮的一番話真真假假,有虛有實,聽得趙由校和衆臣們都深以爲然,試想處於當時那種情況,如果要獲得帝國朝廷的意見在作決定,那明顯不現實,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這句格言也就是這件事的真實寫照。更何況秦暮最後那句話才說到了在場衆人的心裏,與其讓別國佔領,不如便宜自己,這纔是真理之談。
趙由校與衆臣其實關心的目前這北樓蘭的情況,那裏距離帝國朝廷遠隔千山萬水,在這次樓蘭事件之前,甚至有不少大臣連樓蘭的具體方位都不清楚。西北郡已經夠偏遠的了,這樓蘭還在西北郡的西邊,的確難以瞭解其現實情況。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