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胡信之說罷,諸人哈哈大笑。
笑罷,盛川忽然問道:“爺爺,按理說,釉裏紅也是一類比較有收藏價值的瓷器,可是您的收藏之中,怎麼極少見到釉裏紅呢?”
程東方纔打量了一圈這冠雲樓上的藏品,瓷器之中,基本是以青花居多的,所以盛川問的不差,盛老的收藏之中,的確鮮有釉裏紅。
“小東,你覺得呢?”盛老將這個皮球踢給程東。
見盛川充滿疑惑地看向自己,程東笑道:“在我看來,這應該和釉裏紅的工藝有關係吧。”
盛老點頭,程東解釋道:“雖然公認的釉裏紅創燒於元代,可是就像方纔胡老說的那樣,宋代肯定也有釉裏紅出現的痕跡,只不過因爲工藝尚未完備,或者只是匠人偶爾燒出來的,所以大家都不承認罷了。”
“元代釉裏紅開始大規模煅燒,等到了明代的時候,進一步興盛,釉裏紅的工藝也趨於完備,但問題同時出現,那就是釉裏紅在燒製的時候,對窯內的溫度很是敏感,有絲毫的波動就會失敗,所以它的成品率很低,而且對匠人的要求也很高。”
“這話說的不假。”胡信之接口道:“我年輕的時候在景德鎮,聽那邊的師傅說,故老相傳,能夠燒製釉裏紅的師傅,絕對不低於五十歲,否則經驗完全不夠。”
“沒錯。”程東言道:“燒窯、看窯、看火可是一件力氣活,五十歲以上的人體力不濟,基本都不願意再從事這樣的事情,而年輕人卻沒有足夠的經驗,所以久而久之,釉裏紅就消失於明代的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