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差點忘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找橡膠廠。法拉第愉快地告訴了唐寧一家比較大的橡膠廠的名字,還有很重要的一個資訊,硫化橡膠專利在英國的持有人是托馬斯?漢考克。
漢考克和商業夥伴的麥金託什公司其實在萬國工業博覽會上也有自己的大展位,展出他們的靴子、衣服等橡膠製品,只是當時唐寧沒想到要跟他們合作而已。
法拉第拿到報機之後的第二天就忍不住把機器拆開了研究,然後看到很多他這個當代電學與磁學大家都沒見過的神奇東西,比如:真空管。
這種電子元件就是開啓整個電子時代的大門,要等到電學昌明很久之後纔可能出現。1883年,愛迪生在一次改進電燈泡的實驗中,將一根金屬線封入燈泡中,使之靠近熱燈絲,當點亮燈泡時,意外地發現,電流竟然從燈絲穿過空隙流到了金屬線上。因爲這種現象對愛迪生改進燈泡並無益處,而他又是個重視實效的人,於是他只在筆記本上記下這個效應,日後也就忘了。但是電子被發現後,愛迪生效應就變得相當重要了。它可以用來解釋空隙中的電流就是一束流動的電子。英國物理學家理查孫在1900~1903年間進行的實驗證明,電子會從真空中加熱的燈絲上“跳出”。這一成果使他在1928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4年,英國電氣工程師夫累銘充分利用了愛迪生效應,取得了輝煌的成果。他在燈泡燈絲(稱爲絲極)的周圍圍上筒形金屬板(稱爲板極)。板極有兩種作用:當它處於正電位時,就吸引從熱燈絲上跳出的電子,形成有電流流通的通路;當板極處於負電位時,會排斥電子而阻斷電流流動。假設板極與一交流電源相接,電流朝一個方向流動時,板極帶正電,則電流在燈管內通暢無阻;若電流方向改變,板極便帶負電,則燈管內沒有電流。因此,板極的功能是隻允許單方向的電流通過,換句話說,它可以將交流電轉變爲直流電。由於此管很像一個電流閥,英國人自然而然地直接稱之爲“valve”,而美國人則稱之爲“tube”,中文對兩者都譯爲“真空管”。因它有兩個電極——絲極和板極,所以科學家稱之爲二極管。
真空管(亦稱無線電真空管,因爲最初是應用在無線電上)所控制的是真空管中的電子流,而不是通過電線的電流。由於電子比電流容易嚴密控制,所以真空管及其衍生出來的所有裝置能起過去電路器件所不能起的作用,爲電子裝置開拓出一片全新的領域。一切有關真空管及其後代裝置的研究和應用統稱爲電子學。
當時,人們用最簡單形式的真空管取代晶體而作爲新的整流器,因爲它的可靠度比晶體高。1907年,美國發明家德福雷斯特進一步改進,將第三個電極置於真空管中,從此,三極管便誕生了。第三個電極(柵極)是一塊佈滿小孔的金屬板,位於絲極與板極之間,它能吸引電子,加快電子從絲極向板極流動(穿過柵極上的小孔)。因此,只要給柵極增加少量正電荷,從絲極流向板極的電子便大量增加。這樣,即使是加上極弱的無線電信號,也同樣會使電流大量增加,而這一電流可以完全反映加在柵極上的無線電波的各種變化。
這就是無線電報機的大祕密。法拉第大師這個時候是不可能看破超越時代這麼多年的大祕密的。法拉第敏銳地感覺到真空管的核心作用,但這個東西居然在唐寧的專利申請中提都沒提,可見這個小夥子極度地雞賊。既然人家要保密,那也不好意思直接去問,嗯,最後和他一起工作,等時間久了,說不定他自己一不小心就泄漏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