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每日新聞的銷量僅次於泰晤士報,天堂工廠的傳說終於傳到了倫敦,震動了整個英語世界。這也是情理之中,史上最大慈善家自然是不會消停,建個對工人很好的工廠是很自然的事,只不過誰也沒有想到會這麼華麗,風力發電和電燈的傳說不脛而走,唐寧自己還沒想去造勢,這個勢頭就自發地抬起頭來了,瞭解法拉第電力公司在全力研發的業內人士紛紛詢問法拉第,什麼時候大家可以用上電燈?給了法拉第很大的壓力。
維多利亞女王小時候並不受家族重視,王室財政窘迫時甚至讓小維多利亞離開了倫敦,到鄉下去生活,當她迴歸倫敦時,經過伯明翰,看到了可怕的工廠場景,令小維多利亞終生難忘,當她看到“伯明翰的天堂”這種報導,連說了三句“是真的嗎?”
她對丈夫說:“我們去水晶工廠去看看吧。”
阿拉伯特親王正巴不得,他手裏有一臺珍貴的唐寧贈送的徠卡原型機,沒事就在溫莎城堡裏到處咔嚓,有機會站在風口浪尖去天堂工廠拍外景,不禁樂壞了。
女王有意,唐寧正求之不得,又是一個多麼好的炒作的機會啊。親王經常到唐寧那裏去洗相片交流攝影心得,哥倆早已經很熟悉了,這一路上,他們也大量交流着攝影術。親王還慫恿女王成立皇家攝影學會,他要親自來當會長,將這門藝術發揚光大。
乘着親王夫婦興致盎然之際,唐寧提出,不如在11月11日這天宣佈籌備皇家攝影學會吧,因爲這天正是他計劃中的正式推出徠卡相機的好日子,徠卡公司會長期贊助30名攝影藝術家每人一臺徠卡,價值3000英鎊,因爲徠卡也採用出租爲唯一的發售方式,跟電報機一個價,100英鎊每年,短租則10英鎊每月。又是一種昂貴的器材,不是貴族和資本家玩不起的玩意兒,當然了,攝影屋也出得起價。工薪階層就沒指望了,那當然,血汗時代怎麼可能工人能用得上便攜式相機?
這麼昂貴的價格,足以使那些笨重的、只有黑白功能的銀版攝影術苟延殘喘一段時間。
女王夫婦是老熟人了,唐寧只讓工廠組織了少量工人來歡迎聖駕,不料那些上夜班的漢子們從牀上爬了起來,搞得歡迎儀式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設計這座工廠的帕克斯頓也在歡迎的隊伍當中,這更是女王夫婦的老朋友,親王舉辦的萬國工業博覽會的水晶宮就是出自帕克斯頓的筆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