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寧在上海找到了當時最好的日語翻譯,一個傳奇的日本人山本音吉。
1832年日本漁船寶順丸離開江戶,出海捕魚,遇上風暴,在太平洋上一共被飄了14個月,大部分船員都死了,被吹到美國華盛頓州的阿拉瓦角時,就剩下29歲的巖吉、16歲的久吉和14歲的山本音吉。
阿拉瓦角住的是印第安人,馬上將“授予”這三位奴隸綠卡,北美的第一批日本移民就這樣失去自由。此事就被英國哈德森灣公司的約翰?麥克拉克林知道了,找到奴隸主,用貨物從印第安人那裏把他們換過來,發現果真是日本人後喜出望外,因爲幕府閉關鎖國,外界不瞭解日本的情況,他馬上找順道的船把他們送到倫敦,希望政府通過他們打開日本市場。這仨吉在海上轉個半個地球,於1835年到了倫敦。英國外交部接到麥克拉克林的信,心說現在連中國市場都沒有打開,哪有精力琢磨日本?
大英帝國還是很有大國的氣概,由政府出錢把他們送到了澳門。於是這三位吉又繞了半個地球到了澳門,下船後英國政府就不管了,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回日本。
這三位下船後被德國人卡爾?郭士立接走,郭士立是個牧師,因爲懂中文,給英國人當翻譯,倫敦那邊認爲中國人和日本人都講中文,所以交給他。郭士立一問,才發現日本人不懂中文。好在大家能用英文交流,郭士立很興奮,讓這三人教他日語,同時把約翰福音翻譯成日文。不久菲律賓那邊又送過來四位船隻失事的熊本人,一起翻譯聖經。
1837年,美國商人查爾斯?金打着義務送這幾位回家的旗號,駕着莫禮遜號抵達東京灣邊上的浦賀港,被炮轟走了,又去日本最南的鹿兒島,岸上一樣開炮,只好返回廣東,把幾個日本人放在澳門,繼續幫英國人和教會翻譯東西。
山本音吉年輕好動,先去上海,後來跑到一艘美國船上打工。娶了個英國女子,自己也入了英國籍。1849年作爲翻譯,隨皇家海軍水手號來到浦賀進行地形測量,第二次返回日本。
日本有法律,日本人如果流落到海外,再回來要被斬首。所以他自稱中國人,人家問爲什麼日語如此流利,他解釋說是和他爸學的,他爸一直和長崎做生意,時間長了就會說日語。
佩裏打開日本國門之後,英國遠東艦隊來到了日本長崎,雙方簽訂了《日英和親條約》,這時山本音吉作爲最好的日語翻譯第三次返回日本。這一次他不再裝中國人,日本也急需他這種人才,希望他留下,被他拒絕了,又回到上海,那裏有他和英國媳婦兒的家。
可巧,山本音吉供職的公司正是徐榮村所在的寶順洋行,好好一個頂級日語人才在上海從事跟日語不太相關的工作,實在是太浪費了,唐寧得知之後果斷高薪聘到旗下當日語翻譯和日本帶路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