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維多利亞的祕密 !
差不多正是這個時候,日本聯邦政府基本收拾好了國內的反對勢力,全國昂首闊步地邁向新社會,外務省委員島津齊彬心中一直還認爲日本走向現代化之後應當向西擴張,要麼是朝鮮,要麼是臺灣,前者是大清的屬國,後者是大清的領土,也就是與鄰居的超級大國大清較量,所以他一直關注大清時局,很快《大清新聞》創刊的消息就傳到了他的耳朵裏,並且他還弄來了一份報紙細研,然後大喫一驚,原本昏聵無能的大清帝國竟然一下子全國範圍內掀起開眼看世界的,再也不以天朝上國自居,這真是大出齊彬的意料。
有些怨婦般的歷史學家武斷地認爲所有日本、歐洲列強就是想欺負、瓜分大清,也有些一廂情願的學者認爲西方是想幫助大清走向現代文明的。這些都是片面的看法,哪有這麼團結整齊的好人或者壞人?像島津齊彬、西鄉隆盛等軍事背景的人那是很自然地產生對抗心理,軍事與政治對抗本來就是他們的本職工作,而像桂小五郎、三菱汽船會社的巖崎彌太郎等重商的人卻希望大清制度與世界接軌,以便雙方展開平等對話和貿易,如果大清仍然視自己爲中央帝國,那是連生意都做不成,打仗的話,雙方的代價都太高。現在的日本可萬分沒想跟大清全面戰爭,自己還靠東印度公司保護才免於俄國的入侵,明明買下了阿拉斯加都沒能力去爭取。唐寧則跟他們說,兄弟們再等等,等我的先進重巡洋艦造出來,再給俄國人一點顏色瞧瞧。
泰晤士報的記者跟着英國的外交官到大清來交涉,也一同遭到戕害,他們當然是相當憤怒的,不過,即使是這樣,泰晤士報也不得不承認大清官辦的《大清新聞》相當有水準,跟以往大清的所作所爲相比,有一股子開天眼的範兒。
英法得寸進尺,要求派外交官親眼看到大清皇帝在《北京條約》上簽字,而且外交官會有一千名士兵隨行保護。恭親王認爲皇兄絕不可能答應,不料“咸豐”竟答應了,令他大掉眼珠。
於是,一千英軍和一千法軍耀武揚威地開赴熱河面聖,將他們勝利的榮耀推向最,而大清的臣民則把心肝提到了嗓子眼處,洋人不會亂來吧?這兩千大兵已經可以把大清的戰五渣御前侍衛碾個粉碎了。
誰也不曾想到現在皇帝的“御前侍衛”已經裝備了沙漠之鷹,一千對兩千,只有這兩千英法士兵香消玉殞的份兒。沙漠之鷹就有這個好處,平時收起來你都看不見,高深莫測。如果是裝備了fn-1855,洋瞎子都看得出來這根本就是倫敦公爵的人嘛!
英國公使額爾金與咸豐會面時,唐寧躲在簾子後面“垂簾聽政”,而咸豐帝因爲已經過了強制戒除鴉片最難受的時期,精神還不錯,只是他懶得說話,反正也不是自己做主,也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沒有他作主的好日子。世界上最恐怕的成癮性毒品要屬,它是一種鴉片的有效成份嗎啡的衍生物,變成了脂溶性,因此可以迅速越過血腦屏障,與大腦中的μ-鴉片受體結合,發揮藥效。人要是染上那就慘了,12小時之內便會劇烈毒癮發作,生產身體都無法運作的強烈生理反應。而現在純度一般的印度鴉片戒除的難度遠遠小於製藥技術高明的後世。
不要說鴉片,就連也是可以根除的,這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張學良。最初張於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後吸食鴉片。1925年,張學良在講武堂教官郭松齡倒戈反奉後,奉系情況危急,張壓力過大借毒排愁,因此漸漸吸毒成癮。1928年夏,張決心戒掉鴉片,聽了楊宇霆建議採用了據說對戒除鴉片有特效的日本進口注射藥巴文耐魯,並讓私人醫生馬揚武爲其注射。但後來才知巴文耐魯含有少量,但張已因長期使用對嗎啡針成癮,張後來遷怒馬醫生不知藥效,遂辭退馬醫生。1933年,後來張在上海身體愈加衰弱,宋子文、端納勸張出國前再次戒毒,張在其戒毒後送負責戒毒的米勒醫師5萬銀元表示感謝。自此,張已根除毒癮。
唐寧本來可以用少量大麻的方式減輕咸豐帝戒毒的痛苦,但爲了表示對爲帝王者其身不正的懲罰,直接粗暴地強制其戒毒了。再次強調,大麻雖有致幻性,但它的成癮性甚至小於煙和酒。唐寧沒有發明止痛藥之前,維多利亞女王緩解痛經的辦法就是使用大麻。某些政府爲了宣傳戒毒把大麻、鴉片、說得多麼多麼恐怖,那都是大人嚇唬小孩的伎倆。萬一有家人染了毒癮怎麼辦?還不得因爲無良政府的無良宣傳而嚇死?大可不必,趕緊送戒毒所完事。在自由主義達到極致的荷蘭,恨不得連吸食都是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