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連俄文作家都可以這麼幸福,狄更斯、馬克吐溫這樣的英文作家就更不用說了,英文世界的pc銷量累計已經超過了200萬,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出版市場。
鑑於托爾斯泰這個俄文作家是網絡出版小說的先鋒,泰晤士報對他進行採訪,問:“我在您的作品《戰爭與和平》中看到您似乎對溫莎財團幫助蘇聯建國持有比較中立的態度,能不能請你談一談你內心中真正的想法呢?”
對這個相當敏感的問題,托爾斯泰回答:“在我小時候,我大哥尼古拉斯告訴我,河邊埋了一個綠棒,只要找到它,就可以找到讓整個世界沒有戰爭,只有和平的方法。現在的我已經發現綠棒是傳說,可是世界和平希望還是存在的,具體是誰能成就和平,這個大家自己想吧。”
托爾斯泰想得太美好了,大家也聽出來他可能講的是溫莎財團會維護世界和平,可惜,溫莎大帝現在的心情低落,恐怕他心中想獵殺的要大過維護世界和平。
跟托爾斯泰一樣幸運地趕上網絡時代的還有法國青年保羅·高更。他才21歲,因爲法國“淪陷”之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大總統按照自己的用兵原則大量裁軍,使身爲法國海軍船員的高更離開軍隊,回到了巴黎。
高更先是在他的監護人阿羅薩幫助下得以進入正在被大總統改造的巴黎證券交易所任職,而後身爲有品味的藝術收藏家,阿羅薩發現高更的繪畫天賦。這時,巴黎的藝術界正在流行電子藝術,阿羅薩也湊熱鬧購買了一套專業的繪畫電子筆,據一些畫家講在pc上做畫的效率要高出很多倍。
由於是初學者,高更不像其它已經成名的畫家那樣珍惜自己的作品,他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免費分享到網絡上,成爲了網上著名的藝術家。他的成名如此之快,以於可以召開小小的個人電子藝術展,更讓藝術家們有收益的是唐寧在規劃納馬誇蘭沙漠花園宮殿的時候有一項發明:畫作轉印。
電子藝術展本身不收費,但是如果看官看中了哪個作品,可以將它轉印出來之後買回家。以往的藝術品有一個巨大的毛病——只能賣給一個人。所以在藝術圈子裏總是有貧富差距巨大的現象,這是因爲藝術的稀缺性,耗時、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