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日裏爲了對付廖永堂,朱平安命陰世綱策動鳳陽府士子鬧事,頭一個目標便選中了這個張繼祖。只因爲他是鳳陽府爲數不多的舉人,而且還又東林黨人的身份,在士林中影響頗大,況且此人和衆多士子一樣,喜愛縱論國事、指摘朝廷得失,很像後世的所謂憤青一族。
於是,張繼祖變成了朱平安手中的一把利劍,將錦衣衛千戶所搗了個稀巴爛,最後還被勒令在家閉門思過一年。
現在聽張繼祖所言所行,朱平安倒是發現,這位張家大少爺倒是個不折不扣的正人君子,相比較自己做的那些見不得光的事情,一時間竟然有些慚愧不已。
“社稷動盪,我輩已不能僅限於經世之學了!”陳子壯點點頭,竟然對張繼祖所言深有同感。“旁的不說,單說如今朝中的大員,楊嗣昌、盧象昇、孫傳庭這些人,哪一個不是精通兵事的,但局面依然難以改觀。就像振璽兄,不是也由文轉武,要兼顧湖廣的兵事了嗎?”
黃公輔苦笑連連,他這也是被趕鴨子上架。兼管兵事談何容易,在湖廣任布政司參議的這些年,相繼平定了湘南和湘西的“瑤亂”,雖然得勝而歸,但發現的大明軍中的問題卻是讓他觸目驚心。戰力匱乏、將官無能,小小的一個部族叛亂,竟然費勁千辛萬苦打了兩年多才算徹底平定,這樣的軍隊,如何能和日益強悍的流賊以及關外韃虜相抗衡?
於是,朱平安便適時的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陳子壯開設雲淙書院,便可以邀請黃公輔這樣兼通文武的幹才前去授課,讓士子們先初步瞭解兵事,熟悉戰爭,這樣一來,一旦國家有變,即刻便可以上馬統兵禦敵,也不會出現南明時期大批士子從軍卻無謂犧牲的悲慘局面了。
但朱平安的想法卻有些一廂情願了。
黃公輔這個由文轉武的官員卻首先表示了懷疑。別的不說,就說士林對於武事的天然牴觸,便是一道很難跨過的鴻溝,如今雖然局勢糜爛,但遠沒有到國破家亡的地步,讓一心只讀聖賢書、削尖了腦袋走科舉獨木橋的士子們學習兵事,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黃公輔的判斷無疑是比較客觀的,這讓朱平安不禁有些灰心。抓起桌上的酒杯,猛灌了一杯,酒氣上頭,熱血上湧,心中不禁悲憤莫名。
“天災,我大明可是一樣不缺,長此以往,不出十年,必然亡國滅種,難道諸位士林中人、國之棟樑就眼睜睜的看着我大明江山落入賊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