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洚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卻就聽陳循突然道:“聽聞如晉能詩,於關外歸來,沙場喋血,應有所感,能口占……”
這個丁一真就不怕了,不說軍事愛好者難免涉及古文詩詞,就是從小學到大學,死記硬背也積下許多,何況他熱衷於戰例,對於亂世之間的名人詩句,向來頗有閱讀,當即陳循話沒說完,丁一已開口道:“劍外惟餘肝膽在,鏡中應詫頭顱好!”
陳循聽着,不禁側首沉吟,去外間透了氣回來的劉儼、周旋兩位,也一時在門口止了步。這不算多好的詩句,丁一這回荼毒的是梁啓超的詞,全詞他也記不清,只這一句當年看了覺得頗有氣勢,故之留存腦海,被陳循問到,脫口而出。
應景,絕對的應景。
二十萬大軍潰盡,丁一沙場縱橫,數番衝殺歷經險難,所謂“惟餘肝膽在”,點出自己憑仗忠肝義膽才堅持下來;又來一句“應詫頭顱好”又有劫外餘生之慶幸,沒有因功自驕的氣味,只是說能活着回來,連自己都驚詫的。
周旋在門口扯着劉儼入得內來,卻開口道:“口占一首,賦科舉應試!”這就是命題作文了,明顯他不相信丁一的詩詞是自己寫的,包括剛纔那一句。他認爲丁一是請了槍手的,在家中先行準備好這麼一句,畢竟關外歸來,總會有人問及嘛,所以他出了個題,並且不是一句,而是一首詩。
陳循看了周旋一眼,微微搖了搖頭,有點太苟刻了,也沒有必要這樣,一個狀元跟丁一這秀才計較什麼?就算丁一事先找了槍手備下這麼一句,也算他本事,能先做好準備,不至於臨時出錯,何必逼人太甚?
邊上劉儼湊過來打圓場道:“畏庵兄,限題未必太拘謹,不若便教如晉隨興口占就好。”
當聽着劉儼這般說,周旋也清醒過來,丁一卻不是自己的同窗,也不是自己門生,這麼弄的確是太過,連忙打起笑臉說道:“方纔那句極醒神,又知如晉詩才極好,故之失言了。如晉若無所感,不必強求。”意思是弄不出算了,不用出醜。
其實,周旋還是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