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洚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丁一無語以對,因爲看着于謙遠遠行了過來,只好辭了去,回去老老實實去幫那商輅的下人擺平那印子錢的事。這年頭,人情味要比千百年後濃上許多,別說換了蘭譜的兄弟,就是關係略近些的同科舉人、進士出身的官場同僚,如果某人身故之後家道敗落,子女去投奔父親做官的同年,一般都會收留的。
所以商輅當丁一自己兄弟來差遣,實在丁某人也是無法。
誰叫他叫嚷着要辭官?
的確就是他最有閒。
不過,唯一教丁某人開心的,就是他的賞賜沒有下來,這也是他每天老老實實去國子監受折磨的動力了。這年代宗室是不允許科舉的,要到萬曆年才允許鎮國將軍以下的宗室去科舉,然後漸漸放開限制,去到崇禎年那自不必說。
但現時這年頭,有公、侯、伯的爵位者,直至此時無有人去參加科舉的例子。
若是祖蔭的爵位,家道敗落倒也罷了。
可要是這新鮮出爐封的爵位,去與寒士一同科舉,這對於寒士出身的考生,根本就不公平,完全不符合科舉取士的根本原因。勳貴有勳貴的晉身門路,這玩意不可能撈過邊界去的。
若是丁一賞賜下來,再怎麼寡薄,一個伯爵是不會少的了。如是朝中王直、陳循這些大佬肯爲他說上句話,封侯,事實上沒什麼懸念。但封了侯,也就不可能再去科舉,那就意味着永遠斷了入主中樞的路子,至少在這年代,首輔之類的,內閣學士之類,不要想了。
辭官再辭爵麼?行不行?行!丁某人要當聖人嘛,那就得準備好得過於謙於大人一樣的日子、死後只有幾兩銀子的生活。要不然你要當聖人,別人逮着你掉粒米沒喫,都能說上一通,然後推出人面獸心、表裏不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