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陶母和陶妹妹把炒好的菜端上了飯桌,冬瓜,茄子,白菜,辣椒,一樣蔬菜一碗,要積極面對眼前生活的陶子云立即起身,搶先給陶父、陶母和妹妹各人裝上一碗飯,然後自己也裝了一碗飯喫,喫了晚飯,洗漱以後陶子云自己找到了房裏。
他點亮了裏面的麻油燈,查看着房裏面的各種書籍,他特意翻開黃曆查看,他又看到了書桌裏的族譜,原來陶父叫陶必銓,只中了個秀才,陶子云本人,生於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換算爲現代日期是公元1779年元月17日,現在是嘉慶三年,也就是公元1798年,是十九歲,乾隆六十年,也就是公元1795年,十六歲中了秀才。不過,按虛歲算的話,如今他已經舉行過二十歲的戴冠禮了。再看族譜上寫的,他妹妹陶安賽,今年十四歲。
他又看了看原來放在,就是那個陶子云目前在學堂學習的《尚書》,他在現代社會的時候,從古到今的各種體裁的經籍,他是讀過的。他想想溫習一下功課很重要,就從頭把《尚書》再讀了一遍,這時已經深夜。
本來,在陌生的地方,是很難入睡的,現在他已經很困了,就吹燈上牀,也不清楚是過了多久才睡着的。
第二天早上,陶父喫了早飯就要照常去學堂教書,他交代陶子云說:“聽說那個人今天要登門拜訪,你就留在家裏待客,落下來的功課,我回來會給你補習。你妹妹今天也不要出去了,看到那個客人來了,就讓你妹妹把米飯燒好。你娘現在就要出去買菜,不過等不了多久就會回來,你要留客人在家裏喫飯,你娘會在午飯前把菜買回來的。”
陶父、陶母都出去了,陶子云就在屋裏各處看看,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青磚瓦房,主屋三間,中間是堂屋,側屋分成四個臥房,堂屋後面的牆上安裝着神龕,上方貼着大幅紅紙書寫的“天地國親師之神位”大字,大字四角還有各種小字,堂屋後面那間房,就算是書房了,裏面靠着牆壁擺放着四個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
主屋前邊,是用用青磚砌成的院子,院子裏的東邊,有一排小屋子,分別間隔爲廚房、洗澡房、柴房、豬圈、牛圈和廁所。豬圈裏只有一頭很小的豬,牛圈裏則是空着的。院牆的牆腳下,種着各種豆類,不過都是才長來出不久的豆苗。
陶子云走出院門看了看遠處,田地上有許多人在勞作,他家與其他人家相隔甚遠,他妹妹還沒起來喫早飯,他家裏靜悄悄的。
陶子云回到堂屋裏,在飯桌邊坐下來,從懷裏掏出《樂經》來看,這是儒家“四書六經”之一,是他在前世得到的,穿越過來時,神奇地和洞簫一起帶了過來。書的前半部分,是同“四書五經”相似的典籍,不同的是它是音樂類的書。
《樂經》的後半部分,是講述如何“以樂修仙”的仙上面說的,修仙循序漸進,分別爲:氣員,植手,動者,人極,物限,仙家。一共六個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