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年富力強的人,組織成爲礦工,將來我們會有大量的採掘工作。”麥軻心中已經計劃,起碼煤和鐵兩項是必須儘快採掘的,沒有鋼,等於沒有工業。作爲穿越人士,不建立起比較可觀的工業基礎,是無法完成穿越任務的。
“什麼是礦工?”曾玉珍好奇地問。陳獨秀和斯文也是滿面詢問。
“就是挖個洞到地下,把需要的東西開採出來。”麥軻舉個例子,“例如打井,就是在地上打個洞,把水取出來。而礦工的目的不是取水,而是取礦物,比如銀子。”
麥軻正不知道如何解釋他心目中要挖的媒、鐵、石油等等,突然想起當時銀子已經比較普遍,而銀子就是從銀礦中取出,就用它作爲比喻。
曾玉珍覺得這燒炭和挖礦還比較接近,因爲當地管做這樣事情的都叫“窯工”,於是點頭同意這個安排。
根據麥軻的計劃,餘下的人就參與農業和服務業,反正這裏將來的發展,必然需要大量的農產品和各項服務,不虞無事可幹。
洪秀全和斯文都同意這個方案。斯文又提出等這些原來的燒炭人搬進來以後,在原來他們居住的地方,就建立一個軍事據點,作爲保衛基地的外圍。
這個主意麥軻十分贊同,尤其是聽斯文講,他以前去過那裏,燒炭人現在的居住地,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山寨,軍事價值非常高。
這時洪秀全提出,現在的聖經印刷廠只是臨時設立在金田村,是否考慮一併搬來。麥軻也認可這個考慮,只是擔心污染問題。印刷本身造成的污染並不大,要命的是造紙。
麥軻把這個擔心說出,大家一致同意不要弄髒了這裏的環境,尤其是河水。其實除了麥軻以外,大家的環保意識基本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