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雪尋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站在書桌前的阮洛看了看鋪開在桌面上的畫軸。又抬頭看向此時也正向他看來但意思含蓄的南昭皇帝王熾,他已經感覺到了此事中存在明顯疑問。但又琢磨不透桌對面站立的那位帝王的籌謀,所以他只是目光定住。沒有說話。
王熾臉上的微笑還在,慢慢說道:“是不是很奇怪,爲什麼燕家忽然新增這條商線,又爲什麼我對這條商線能掌握得這麼清楚?”
阮洛忍不住道:“莫非是燕家遵循了您的意思?”他說這句話的語速極慢,因爲就連他自己都有些難以置信這句話。
燕家在三州大地行商,雖然與王氏朝廷合作融洽,但燕家的根基畢竟還在小梁國。無論家族生意做到如何龐然的程度。分部的資產甚至已經逾過總部,但燕家的總賬目辦事處仍然紋絲不動的矗在小梁國境內。這說明了一個問題。表達了一種沉默但堅定的態度。
燕家也是誠心穩守小梁國,纔會把自己的要害機構一直放在梁境——哪怕燕家一直不幹朝政。這麼做看起來有些故意之嫌。
然而一旦這種平衡有了傾斜,哪怕只是疑似傾斜,燕家對小梁國推心置腹的依賴。便很可能在瞬間顛覆成把自己的脖子緊挨在了至高皇權的刃口上。
小梁國雖然小,但在如今也已經成長爲一個體系成熟的國家。你一天是這個國家的國民,便休得放肆。
即便燕家想要放肆,也應該先把退路準備好,先把自己的脖頸要害挪得離那刃口遠點,然後行動。這才符合常理。生意人怎麼就不會算利害關係呢?
難道是因爲燕家決心將大旗倒向南昭。因爲倚上大樹,纔會在小梁國面前有恃無恐,這般囂張的明着幹?
不對啊,這明顯不符合燕家人辦事的脾氣,燕家總會的那些骨幹經歷了這麼多年風雨,可不是白活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