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春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山和是山區小鄉,國家允許第一胎是女孩的家庭生二胎,計生副鄉長卻是ri子最好過的。
計生副鄉長好過,他這個分管財貿的副鄉長ri子就難過,允許生二胎,那就意味着計生罰沒款大大減少,財政收入少了一個重要來源。
鄉里原本有一個鄉辦的工藝品廠,主要製作一些佛教類的工藝品,也曾風光過一兩年,產品還曾經外銷過,但是好景不長,工藝品廠剛剛過上好ri子,就遇上仈jiu年那檔子事情,西方國家進行制裁,工藝品廠一下又掉入深淵,產品積壓在庫房裏,都已經停產一年多了。
目前山和鄉財政收入的最主要財政來源主要就靠提留統籌了。
山和鄉在提留統籌中存在的問題,陸政東也仔細的理了一理。
雖然從總體上看,山和鄉並沒有突破百分之五徵收的紅線,但是計算方法不公開不透明;徵收工作沒有細化,存在一些人情問題,本來一些家庭條件不錯的,卻緩交或者免交,而一些真正的困難戶卻沒有享受到這項政策;村級財務比較混亂,收的款項和如何支出很模糊,很多賬都是一筆糊塗賬,老百姓對此意見最大。
鄉村道路建設費,這是老百姓意見最大的,山和是山區小鄉,除了縣裏到鄉里的公路沿線,其他沒一個村通了公路,老百姓對修路就顯得更爲迫切,但是鄉里收了這麼多年的鄉村道路建設費卻連一寸路也沒修起來。老百姓對此很不滿意,這也是他們不願交提留統籌的一個重要理由。
其實這些原因概括起來,也就是一句話:老百姓太窮了。
山和是山區,人多地少,土地貧瘠,絕大多數老百姓依然徘徊在溫飽線上,一旦老天爺不怎麼照顧,連溫飽都成問題,自己都喫不飽,交提留統籌自然也就不積極。把老百姓逼急了老百姓罵娘拼命;收不起來提留統籌,喫財政飯的也罵娘跺腳,他這個財貿副鄉長就是風箱裏的耗子兩頭受氣,在鄉里的處境是最艱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