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您添蘑菇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呵呵,真是獻醜了。”鄭道行笑着撓了撓頭,毫不拘謹,帶頭分配了閱讀順序,“這樣,夏雪先看看逸夫的,我看夏雪的,逸夫看我的。”
夏雪與張逸夫都屬於閒雲野鶴,自然沒有反駁,拿起分好的卷子閱讀起來,劉建網則在對面觀察着他們的反應。
對張逸夫而言,鄭道行答題就像他的人一樣,很工整,很規矩也很嚴謹,每道題都沒有任何謬誤或者有爭議的地方,對電廠、發電這塊瞭解得也很透徹,對20年後中國電力的預測也偏於保守,認爲發電量在15000億千瓦時上下,水電將佔據同火電不相上下的地位,沒有提到新能源。
實際上,這是這個時代從業人員最普遍的想法,水電廠的建設一直很成功,三峽工程也開始有人提出,用長江的水力資源進行發電,幾乎不消耗什麼能源,很多人認爲這將成爲將來的主力。
張逸夫清楚,他們太高估水電廠的發電量,同時又太低估國家對電力的需求了,實際上即便三峽建成滿負荷發電後,水電所佔的比重依然極其有限,火電的地位仍然不可替代。
雖然在現代人看來,鄭道行有些鼠目寸光,但對於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來講,這絕對算是高瞻遠睹了。
之後大家交換卷子,張逸夫得以看到了夏雪的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