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秦之帝國再起 !
對於一個民族來講,什麼纔是一個民族的基石?很多人會說教育、金錢、資源之類的,但往往忽視掉一個最爲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一名優秀的母親。
總說一個民族的未來在於年輕一代,通俗點就叫孩子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啥的。那麼孩子是怎麼來的?呃,是兩性造人,然後是婦女懷孕到呱呱落地。
孩子落地之後,照顧他們的必然會是母親,除了必要的進食之外,母親需要照顧孩子,一直從懷中的小嬰兒到能夠滿地亂爬,再來就是學說話、學走路,回答孩子的“十萬個爲什麼”,給孩子建立初步的世界觀。
社會上只有少數的父親纔有足夠的空閒去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實際上孩子與之相處時間最多的是母親。相處中,孩子該是有什麼樣的童年,基本上都是母親在決定。有些母親會從小教育孩子自己認爲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通常就是“那個不可以”、“這個不可以”、“那個做了會有什麼後果”、“這個做了會有什麼後果”,孩子簡單地將這個過程叫什麼都是“不”。
華夏的教育,還真的就是一切在“不”中進行,極少極少的母親纔會鼓勵孩子去幹一些增漲見識的事。這樣造成的是什麼?是縮手縮腳從小培養。直白點地說,就是束縛了孩子天然的求知和冒險精神。
想要教育出一代優秀的孩子,必須要從母親先教育起來,帝國喊這個都喊了十來年了。
帝國不但在喊,實際上也真的是在做,因爲全民教育的普及是將男女都包含了進去,可是相當多的家庭是將女孩當成“賠錢貨”,認爲女孩失蹤會嫁出去成爲某個誰的媳婦,以其讓女孩去讀書不如讓她在家幫襯。
事實上類似的觀念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都存在着,造成這種觀念根深蒂固的原因不是其它,是因爲每一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不好,一是負擔不起孩子的教育,二來則是家中多一個能幹活的勞動力確實能夠幫到很多忙。
帝國普及教育已經做了十來年,然而查看一下在冊的學生名冊就能夠看出一個比例,男女在校生的比例是十比三,也就是說,十個男學生纔有三個女學生。而這個其實是近一兩年來的比例,早期的時候一百個男學生才存在不到四五個女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