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秦孝公與商鞅,秦惠文王與張儀、范雎的情況,其間再出現呂不韋幫助秦異人歸秦繼承王統被任命爲丞相,後呂不韋霸佔朝綱十餘載。到了呂不韋被嬴政鬥倒,展開一統時期又出現一個尉繚,似乎贏家的君王都喜歡來這一套?
在韓、趙相續被滅之後,秦國任用人才開始趨於保守,沒有再出現一朝登天的人物。那種君王與某人一陣奏對,然後任命爲高官的“傳統”一去不復返,實在是少了很多傳奇故事。
抵上十萬大軍的功勞只能連升五級軍爵,在當下沒有人認爲這樣的賞賜過低,甚至有人覺得高了一些。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很簡單,誰都認爲列國已滅,獲得功勳的機會變少。
大家都幾乎沒有多少立功的機會了,有人瞬間被提拔獲得極高的爵位或官職,那必然會羣起而攻之,會對需要平穩渡過一統之初的朝堂造成不必要的爭論或麻煩。也許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嬴政纔會精思熟慮之後做出這樣的獎賞?
以爲軍爵難升、升官極難的呂哲哪裏會知道那麼多,他非但對於連升五等軍爵沒有什麼不滿意,其實心裏還感到很開心。至於那些知道內幕的人,誰也不會告訴他那麼多,甚至還會刻意的不去提起,使事情被淡化。
得到徐巖囑咐,很想搞明白自己會得到什麼官職的呂哲果然前去拜訪趙高,這又鬧出一個笑話。
原來這時代不是通家之好,並不是到了某人府邸想求見就能見到人,而是應該先投上拜帖,讓人決定見不見。
“拜帖?”碰了閉門羹的呂哲回去一問才知道發生什麼事,他臉紅了一陣子才問:“拜帖應該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