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發現探子代表百越人已經非常靠近,呂哲臉色難看地掃一眼面無表情的馬彥,然後舉手大聲喝:“加速行軍!”
蒼涼的號角被吹響,原本邁步行軍的士卒在號角聲中小跑起來。
看着聽到號角加速的士卒,呂哲心裏讚歎一聲“這纔是軍隊”。他雙腳小力踢踏馬腹,座下戰馬也被驅使加速起來。
秦軍在行軍中確實是以號角爲令,只有在駐紮或者列陣對戰纔會使用到號鼓。
聽得懂器具發出號令的士卒與聽不懂是一個明顯的區別,在通常情況下這就是精銳與非精銳的一個分界線。
古時候所謂的精銳並不是指個人的武勇,是能夠列陣而戰,隨着號令變換陣型。聽得懂號令代表他們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已經有集體意識,在成千上萬人的戰場上,個人的武勇雖然是必須的,可是往往不是那麼重要。
想要制勝依靠的是羣體,而不是幾個人,所以聽不懂號令的部隊被稱呼爲烏合之衆。
呂哲現在更加確認一點,兩萬六國遺民組成的兵卒與這一校兵馬對戰,估計剛開始還能夠依靠人數的底氣對沖一下。但是,只要統帥五千士卒的指揮官不是個傻子懂得觀察戰局,及時下達不是錯誤到離譜的指令,面對號令統一的五千士卒,由六國遺民組成的兩萬兵卒,他們將會在五千士卒不斷的配合下被分割,逐個擊潰。
“果然啊?不是隻會往前衝的人就能稱呼爲士卒,這樣的人組成的軍隊衝勢一弱就要被壓制,衝鋒受阻就會停滯。一有挫折就會潰散。一名合格的士卒不但要懂得列陣還要會辨認號令,這樣的軍隊才能算是‘能戰之兵’。不然人數越多潰敗起來就越亂,想要重整旗鼓都沒有機會。”
感慨完畢,呂哲緊緊地將手握成拳狀,他突然之間心裏生起一種“絕對要掌握這支精銳”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