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是逼急了昭氏肯定會來個魚死網破,那時候昭氏只要蠱惑同爲一派的青壯說呂哲要將他們斬盡殺絕,那麼覺得難逃一死的青壯們會怎麼選擇。而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畢竟南征軍的正副統帥和失蹤真的和他們脫不了關係。
昭氏覺得自己無法抵抗,猛三送去信件的時候,猶豫再三才有決斷的昭氏也有了選擇,他們決定接受呂哲的條件,交出幾名不是那麼重要的族人頂罪,然後不裹挾其他人口。只是昭氏自己的族人可以大部分離開。
呂哲的處理方式有錯誤嗎?有的!如果秦人軍官反應過來,他必將迎接滔天的怒火,很有可能會被暴怒的秦人們撕成碎片。所以整個處理過程中他頂着很大的心理壓力,不過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那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動亂開始之前。六國中的青壯年數量大概有十二萬左右。動亂和不斷的廝殺之後,保守估計青壯年的數量最多不會超過八萬人。也就是說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有四萬以上的青壯年“消失”了,而老弱的損失數量更是達到恐怖的十餘萬。平均每天的死傷數量一萬,如此可見戰亂對人口的銳減有多麼快。
只有八萬不到的青壯年了啊,這個數字讓呂哲的心一直顫抖。
青壯在平時代表着勞力,他們是生產的主力。在戰爭年代青壯則代表着兵源,一支由青壯年組成的軍隊纔有足夠的戰鬥力。
鄭氏歸附了,昭氏失去信心了,呂哲總算有條件收攏青壯年了。但是……
“怎麼來安撫……或者說給他們一個交代?”
呂哲能發現周邊的秦人軍官們一直在看自己,他無法向那些人說,我要怎麼怎麼地,所以不想處理那些叛賊。
“要是那樣說,他們要把我生喫活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