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h國藏西高原生活着一羣名叫“藏羚羊”的動物,它們常年在溫度零下幾十度的雪域高原上生活,爲了維持正常體溫,藏羚羊身上的羊毛非常保溫,羊絨纖維表面最細直徑爲6-7微米,平均細度13微米左右。優於普通品種的山羊絨,是世界上最保溫的羊絨。
據說一條藏羚羊羊絨織的圍巾,能賣一萬米金。堪比黃金,國際高端市場上有價無市。盜獵分子爲了賺錢,在藏西高原上瘋狂獵殺藏羚羊,剝其皮毛,連剛出生的小羚羊都不放過,其結果是這種動物一度瀕臨滅絕,要不是國家保護措施及時得力,出重拳嚴厲打擊了盜獵行爲,可能這種動物將不復存在。
程方文拿出一個儀器。仔細測量了麻絲的細度和長度,最後欣喜異常。
“麻絲的平均細度大概爲15微米左右,比棉花要細很多,和羊絨相差無幾,這說明麻絲的保暖性會比棉花好很多,另外就是纖維長度,麻絲的平均纖維長度是15-20厘米,這大概是棉花的三倍,這說明麻絲比棉花更容易織成衣服,韌性也遠比棉花好!”
在古代。人們使用簡陋的織布機織布,效率非常低下,有時候要半年。才能織出一匹完整的棉布,原因就是棉花是一團團的,要先搓成細線,製成紗錠,再把大量的紗錠放在紡車上,織出一匹匹的棉布。
棉花的纖維長度較短,大概1-5,在紡紗的過程中,要經過多道工序才能捻成線。這就比織蠶絲布要麻煩很多,因爲一個蠶繭就是一條蠶絲構成的。只要找到線頭就能放上紡紗機了。
麻絲的纖維長度較長,那就說明在紡織紗錠的過程中。麻絲能很輕易地被紡成麻絲線,節約大量人工和成本,可以完全替代棉花,進行大面積推廣,成爲一種新型的製衣原料。
“麻絲樹可以在海水中生長,這遠比陸地上生長要好的多,不需要施肥,只要偶爾更換海水就行了,而且麻絲樹不像棉花那樣每年都要種一次,它可以結出一茬又一茬的麻絲果,產量貌似非常高,雖然麻絲果採摘不太方便,但這完全不是大問題。”
程方文一邊興奮地說,一邊讓天明造了一條梯子出來,將梯子橫在的麻絲樹林上,藉助麻絲樹浮力產生的支撐作用,程方文走了進去,不一會,提着籃子摘了一籃成熟的麻絲果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