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星光號”的建造方法,用的還是被證明非常高效的“模塊組裝法”,將一艘星際戰艦分成了動力系統、氧循環系統、燃料系統、儲物系統、救生系統以及符文系統——各個系統全部建造完成後。再拼裝在一起整合,這樣星艦便製造出來了。
動力系統採用的是核動力,採用核能作爲星艦尾部及底部的16臺等離子發動機供能。一臺發動機產生150噸的推力——這必須用到不少於兩千塊的小型核電池。
兩千塊的核電池不好同時控制,爲此。天明製造了一塊放大了兩千倍的超級核電池,比衣櫃還大,最大發電功率超過100兆瓦,完全夠用了。
氧循環系統、燃料系統、儲物系統,需要佔用大量的內部空間,而且非常複雜。特別是氧循環系統,要用到多套先進設備和計算機控制纔行。
等離子發動機用的燃料較少,但也要佔很大一部分空間。
還有人員要喫的食物、用的水——如果要作長期旅行的話。星艦上一半的空間,必須是這些物資。
天明想到,空間箱不是能容納很多東西麼?如果把這些佔地方的物資和燃料,全部存放到空間箱中,這不是能節約很多空間出來麼?
想到就做,因爲空間箱的結構並不複雜,用紅木製造就行了,先做一個箱子,再注入大量空間符文和節點符文——一次性,天明製造了10個容積爲1萬立方米的空間箱出來。
“空間箱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