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香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染着紅塵,跟隨我,浪跡一生……”
輕柔的嗓音只是淡淡地哼,腦中卻想起許多事情,想起方纔兩人一同推車回來時的情景,她放下手中的松花蛋,走到門邊,輕輕開了門,風雪自外面鼓舞進來,她站在那兒朝遠方的路上望過去,那道青衣長袍的身影撐着油紙傘,在風雪中漸行漸遠,已然只剩下一個最後的模糊影像了。
“染着紅塵……”
心中砰砰作響,覺得自己像是站在紅塵的門口了,胸口微微起伏着,思緒如潮,時而覺得那曲詞中意境難言,時而覺得又有別的一些什麼,咚咚咚,咚咚咚,在心口拼命敲打,隨後又覺得自己想得太多了。
“寧公子是正人君子,當只是隨意寫下的詞句……聶雲竹……”
“聶雲竹聶雲竹聶雲竹……”
遠處的身影早已消失在風雪中了,她將那房門關上,抿了抿嘴,走回了圓桌旁坐下,確實是自己想太多了。她將手撐在臉上,側着頭看那歌詞,口中輕聲唱幾句,隨後又趴了下來,下巴擱在了交疊的雙手之上,平望過去,那咬了一口的松花蛋就放在不遠處,門外透進來的一束微光照射而來,正在那琥珀般的顏色上,漾起晶瑩的霞彩。
她就那樣趴在那兒,怔怔地望了那晶瑩的顏色好一會兒,光線昏暗的房間裏,小女孩兒也似……
ps:貌似有些人總以爲古代人就有多麼古風盎然,他們似乎舉手投足之間都洋溢着文言文的風采,所以現代歌曲是無論如何不會受待見而且在任何情況下都會被當成異端的。這裏說一下,古人,在先秦時期,他們平日裏交談的,都是文言文的格式,但是到唐朝開始,基本就變成白話了,文言文只是一種書寫形式。這些白話其實與我們現在相差不多,水滸傳之類的白話本就能代表一些,但不管是不是白話本,既然成了書,這些白話本的說話方式其實對比當時真實的說話多半還是得文鄒鄒幾分的。宋元明清,特別是到了明朝,官府的告示什麼的都要求用白話,清朝光緒給官員的硃批中曾有“你們做督撫的”應當如何如何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