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永誠也重視它,聽了很多報告。
助理布洛斯就很用心的給他羅列着數據,幹細胞的花費、新能源項目的轉移、公司擴大的計劃。還有紐約和洛杉磯分部的設立等等問題。花錢的項目很多,但爲了ada的將來,無可厚非。
尼克·韋伯也參與討論:“與那些製藥巨頭的合作裏,它們鐵定是要佔便宜的,技術主導應該放在它們身上,而我們只能收取40%或更少的分成比例,好處是它們會給出一大筆購買資金。”
楊永誠問:“如果是目前這五項,預測有多少?”
韋伯想了想,用最簡單的語言說:“按照潛在的市場規模,假設它們想佔60%,淨利潤率在30%的情況下,這部分就得花12到15億美元左右的代價,分期支付或許更高,具體看談判。”
“這我就懂了。”他理解了數字。如果是理想的15億美元成交,他持股74%,111億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而這種標價的合作,也能作爲ada價值的參考——如果他想用股份套現,用一兩個百分點換零花的話。現在的ada被預測在20億到50億美元之間,因爲沒有具體參考,也沒有上市,並不太準確。
努力這麼久,它也終於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