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村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材料加工難度大不少最主要的問題,這個零件加工的最大難度是不僅僅大多數的公差都有着較高的jg度要求,並且還是薄壁件,兩百三十多的直徑,單邊厚度只有三個毫米,變形量根本就很難控制。”
雲非把這個零件加工的最大難度說出來之後,頓了頓就繼續說道。
“如果是單件或者小批量生產用普車還沒有問題,不過這圖紙上面要求一百件產品在一個月內交貨,如果沒有五六臺數控車牀,根本就做不完。”
雲非的分析使得旁邊的兩人不斷點頭。王慶豐不是機械加工出生,但是幹維修,對於不鏽鋼還是比較瞭解的。
劉於水就不說了,本身就是車工出生,不鏽鋼雖然沒有幹過,但是聽說過這是一種非常難以加工的材料,對於薄壁件,他倒幹得不少,對於這種變形量大並且難於加工的材料做薄壁件,他劉於水也只有頭痛的份。
“數控車牀倒有兩臺,這批活就是因爲對方知道我們有數控設備才找我們報價的。不過從買回來就一直沒有開過。因爲買的是德國的二手設備,所以也就沒有培訓,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進行檢修呢,也不知道是不是能用。”
“那工廠裏面工人的技術水平怎麼樣?六級以上車工有多少?”雲非不得不嘆息,這個年代,國內機械加工業的發展現狀。
既然沒有先進的設備,就只能靠工人的技術水平。在中國,高技術的工人加工的複雜產品不比國外的數控設備差,唯一的,就是效率太低。
“工廠裏面只有楊得志一個人是八級車工,不過他根本就沒有接觸過不鏽鋼。其他有四五個六七級車工,都是我們原來廠下崗跟我到這邊的老師傅。剩下的大多都是建廠後招的學徒工,你知道,在這邊,沒有多少機械類的國營企業,就是那些重工業城市裏面下崗的技術工人,都很少到這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