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村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慶豐一看到這份用中文跟英文兩種文字的合約就頭大,看到雲非在津津有味地看着,直接把手中的文件給丟給了雲非,讓他仔細地瞧瞧。見到人任志國正在跟史密斯·懷特以及卡洛斯幾人小聲的用英語交談,開始靠着沙發的靠背閉目養神起來。
看到合約,雲非才明白了對方的身份。不過在知道他們的身份之後,卻更加迷茫起來。
任志國帶來這個有着八名成員的外國考察團,來自於世界最大的農用機械生產廠商——美國迪爾公司。迪爾公司早在1958年就已經超過國際聯合收割機公司,成爲美國最大的農用機械生產廠家。1963年成爲世界最大農用機械生產公司之後,其地位從來都不曾動搖。
迪爾公司在中國,一直都是以技術轉讓、工程技術人員培訓以及整機出口爲其主要業務。現在居然開始佈局在中國建廠!
這無論如何都讓他想不通。迪爾公司在中國,不是沒有佈局,卻沒有在中國市場佔據多大的市場份額。
在原來那個世界裏,迪爾公司雖然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就與中國有着業務往來,其在bj成立辦事處都要等到1995年,與hlj佳木斯聯合收割機廠建立中國農機行業第一家合資企業要等到1997年。
任志國給出的合約很簡單,就是美國迪爾、卡馬特、慶豐機械三家合資建立一家農機生產公司。卡馬特公司負責市場,慶豐機械負責大部分的零部件生產,而迪爾公司,則負責整體技術、提供動力設備以及售後服務。新工廠建立在hen鄭州,負責最後裝配。
迪爾公司出資500萬美元以及技術,新工廠的股份美國迪爾佔據51,卡馬特公司出資600萬美元以及市場渠道佔據42,慶豐機械提供零件加工以及裝配的所有技術工人得到7。
新工廠的股份,在得到新的注資之後,再重新分配股權。看到這裏,雲非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