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村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任何公司,在要同另外的公司進行合作的時候,絕對不會像迪爾公司這樣如此輕易地在第一次考察合作公司環境的時候,就要求籤訂意向合同。更何況,這份意向合同是考察團尚未對慶豐機械進行考察的時候就已經擬定好了,這就讓雲非有點想不通了。
即使慶豐機械的加工實力完全得到了迪爾公司的認同,也不可能在雙方還沒有溝通的時候就擬定合約,哪怕是他們跟卡馬特溝通之後也不行,至少這不符合慣例。
除非,迪爾公司根本就沒有在大陸建廠的打算。
既然迪爾公司沒有建廠的打算,那還考察什麼?還煞有介事地拿出合同幹什麼?難不成想要騙錢?這至於麼?慶豐機械並不出錢,出錢的,也就僅僅是卡馬特公司的600萬美元!作爲世界第一大農業機械生產商的迪爾公司難道會在乎這麼區區六百萬?
騙子?對,就是騙子!
當騙子兩個字在雲非腦海中出現的時候,雲非恍然大悟。
一想到這裏,雲非終於明白了,這一行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迪爾公司的代表團!這個年代的中國大陸,各處都遊蕩着形形sèsè的騙子。如果考察團不是騙子,絕對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況且,合同上面的慶豐機械廠名並不是打印出來,而是手寫!
也只有這一行人的真正身份是騙子,整個考察過程纔會變得如此兒戲。同樣,第一次考察就拿出合約的不合理之處也變得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