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曳菡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影帝的誕生(美娛) !
“雖然一開始看劇本的時候,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車司機》,想起了保羅·紐曼的《騙中騙》,甚至想起了亨利·佈列松的《扒手》,但是我最後發現,最接近的還是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記》。”
自從上次知道克里斯托弗·諾蘭和他的劇本《追隨》的存在後,威廉就上了心,他從經紀人亞蒙·高夫曼那裏要來了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聯繫方式,聯繫到了對方,並在亮明身份後,表示如果《追隨》還沒有正式拍攝的話,他可以做影片的投資人並在電影發行時給予幫助。
這對大學在倫敦就讀,對好萊塢幾乎一無所知,而且專業是英國文學,只是和大學社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業餘興致勃勃的準備拍攝電影的“外行人”克里斯托弗·諾蘭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基督啊,他們正處於沒錢沒人沒關係的最窘迫境地,如果再找不到對劇本感興趣的人,克里斯托弗·諾蘭和他的“16毫米”社團的朋友們,就準備自己集資購買設備自己當演員哪怕賣掉內褲也要先把片子拍出來再說了!
但是一夜之間,他們突然結識了好萊塢風頭最勁的年輕新貴,並獲得了對方的青睞,有了一條直通好萊塢的捷徑——雖然在一開始接到那位自稱是威廉·布蘭德利助理的電話時,他們還以爲對方是惡作劇,但當倫敦一家知名律所的律師帶着投資協議和支票,聲稱是是威廉·布蘭德利的代理人來與他們商量電影投資事宜的時候,克里斯托弗·諾蘭和他的朋友們才反應過來這不是夢,而是美妙的現實。
哈利路亞!克里斯托弗·諾蘭現在無比慶幸自己當初的堅持,《追隨》的劇本出爐後,“16毫米”社團的其他成員都建議克里斯托弗·諾蘭就在倫敦本地找投資找電影公司(因爲16毫米是倫敦大學的社團,成員也多數都是英國人),是克里斯托弗·諾蘭自己堅持也要將劇本郵寄去好萊塢賭一把,現在,他知道自己賭贏了!被其他社員寄予厚望的倫敦電影人沒有對他們多看一眼,反倒是萬里迢迢外的好萊塢拋來了珍貴的橄欖枝!
所以克里斯托弗·諾蘭無法不親自打電話感謝給予他機會的人,也就是威廉·布蘭德利。
通話的前半部分是尷尬和生疏的,充滿略顯冷場的自我介紹、寒暄和生硬的感謝——沒辦法,誰讓克里斯托弗·諾蘭是個英國人呢,他們天生不擅長初次聊天就和人熱情相對,除非是談天氣——不過在威廉主動聊起了電影后,話題漸漸打開了,電影顯然是存在於威廉和諾蘭之間的最大共同點,而當他們談起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追隨》時,氣氛顯然更熱烈了,後者也拋棄了英國人對外永遠彬彬有禮的那一套,話語變得又多又生動。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回答裏能聽出明顯的驚訝和欣喜:“是的,沒錯,《追隨》正是一部向希區柯克致敬的作品,希區柯克是我想要拍電影的最大原因,我想成爲和他一樣擁有奇思妙想的導演。”
雖然《追隨》採用的是倒敘的手法,但如果把這種倒敘正過來按照時間線敘述,就能發現這和希區柯克的《記》擁有很多的相似點,比如說男主角的愛好/職業就是跟蹤別人,他們都跟蹤了一名美麗的金髮女子並且愛上了對方(雖然初衷不同),然後又都被欺騙並落入了一個連環圈套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