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曳菡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只不過爲了影片不受□□影響,威爾洛特一直有公關好萊塢的媒體不報道這些消息罷了。對外不報道,在好萊塢業內,知道的人並不算少。
而斯皮爾伯格與羅琳的矛盾,和金錢或地位什麼的無關,純粹是創作理念上的分歧。
舉個普通的例子,在拍攝《密室》的時候,羅琳希望電影的風格能更黑暗一點,特別是在表現蛇怪與石化,少年伏地魔的記憶試圖復活等劇情裏,因爲小說從第二部起風格就在轉變——《阿茲卡班囚徒》裏不僅有恐怖的魔法生物攝魂怪,還有叛徒死裏逃生、含冤入獄十年的真英雄無法洗脫罪名的故事,《火焰杯》裏更是直接寫死了一名學生,這一切都說明羅琳想要把《哈利·波特》寫成一部成長型的、越來越適合成年人閱讀的小說,所以她自然希望電影也能跟着一起成人化,而不是把本該有點陰暗恐怖的魔幻故事,拍成一出充滿戲劇性和完美結局預告的解謎遊戲。
不過斯皮爾伯格並不這麼認爲,在以兒童爲主角的電影裏,他總傾向於將故事講的夢幻又美好,這是從《et》起就行程的一種創作習慣。
但羅琳希望電影跟書籍一樣有着明顯的風格變化。
其實這也不能怪斯皮爾伯格和羅琳想法不一樣,在他對《哈利·波特》感興趣的時候,羅琳還沒把塞德里克·迪戈裏寫死呢。小說死了人,就不能再被稱爲是單純的童話故事了。
j·k·羅琳是小說原作者又是編劇,在劇組地位非同一般,通常來說應該擁有很大的話語權,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卻是一位極其有主見的大導演,他會聽取羅琳給與的劇本建議,但要他在拍攝電影時聽從對方的意見,那就不可能了——其實在拍《魔法石》的時候,羅琳曾建議過可以將對故事主線無影響的分院帽唱歌那段刪掉,不過斯皮爾伯格認爲那段很有趣,還有助於沒看過小說的影迷了解霍格沃茨的四個學院,就不僅保留了下來還找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姆斯專門爲分院帽譜了主題曲——這就使得分歧不僅沒有被化解,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態勢,想要再繼續毫無間隙的合作已經很難了。
另外,斯皮爾伯格近年來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創作,幾乎是一年一部電影的高產,去年在拍《哈利·波特與密室》的同時,甚至還和湯姆·漢克斯共同製作了迷你電視劇《兄弟連》,像他這樣的大導演,每年不知道要接到多少有趣的劇本、產生多少有趣的主意,被一個電影系列綁上五六年甚至更久本來就是不現實的。
像是去年拍完《密室》後,斯皮爾伯格就一直在忙着製作傳奇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生前一直想拍的,講述人類與機器未來的電影《人工智能》,還有據說去年上映的《碟中諜2》票房不佳,派拉蒙賠了錢,與湯姆·克魯斯互相怪罪,因爲片酬分歧,雙方關於第三部的談判已經陷入僵局,阿湯哥目前正急需再拍一部商業大片挽回自己票房巨星的名聲——‘如果能夠與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樣的大導演合作那就更好不過了。’好萊塢都在流傳湯姆·克魯斯親口對他經紀人說出了這樣的話。
多重因素疊加在一起,於是,當斯皮爾伯格看過羅琳寫的《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劇本,立刻就給威廉打了電話,表達出了“這部電影我不是很想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