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此時,韓健若從正規渠道入手,也的確對庫司這些人沒有辦法。而他下的這一步棋,也算是兵行險招,這就是先定案,再找罪證,而他給女皇呈報的所謂罪證不過是他根據去年何中聯上報的案情編造出來的,他還沒有確實來證明庫司的人有欺上瞞下貪污的實質證據。
此時的韓健,正坐在廷尉府公堂之上,手上拿着一份庫司上下官員的名冊,一個個清點着今天捉拿來的庫司官員,在上面勾勾畫畫。
庫司上下官員,至少有一百多人,也可說是很臃腫。官最大的是庫司部領馬繼寧,其次就是他的庫司兼辦,下面兩個司領,再是四個分領,就好像從廳到局一步步往下,最小的不過是跑腿打雜的書辦,有品也跟沒品一般,也就跟辦公室的文員差不多,領着薪水也未必會參與到事情中來。
在這份名單中,人員大致可分爲三類。一類是像馬繼寧這樣貪污案的核心成員,這些人應該跟北王黨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而他們也不是獨自作案,跟戶部乃至整個朝廷的北王黨都有所勾結。第二類就是跟馬繼寧這些人絲毫沒有關係,甚至跟他們立場鮮明的“廉吏”,不過這種廉吏在庫司中很少見,因爲庫司中除了第一類人之外,大多數都是第三類,就是知道案情,卻也並非貪污案的核心成員,每年卻也從馬繼寧等人手上撈得不少好處的那批人。
第三類人,也許並不知道馬繼寧背後的背景,只知道馬繼寧欺上瞞下從庫司撈得不少好處。獨食難肥,馬繼寧爲了令手底下的人不至於反水,在貪污虧空之後,手底下那些官員也都會分得或多或少的錢財好處,這也是官場的通例,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下面的人有馬繼寧這樣的上司作爲表率,自然也會小偷小摸一些,馬繼寧就算知道,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回頭若是朝廷真的來查庫司,大不了馬繼寧會犧牲幾個這樣的小角色,拿出一些罪證交給朝廷,算是對朝廷交差,朝廷也能對言官和天下人交差。官場就是這麼一個大染缸,馬繼寧做的事也基本有例可循,這也並非他的獨創。
韓健現在要下手,也就是要從這第三類人下手,利用他們貪生怕死的心理,來絆倒馬繼寧這頭大鱷。
韓健正想着,司馬藉跟侍衛張行匆忙到廷尉府來,因爲女皇特地安排廷尉府助韓健辦案,因而整個廷尉府暫時也歸韓健調遣。因爲廷尉府少府尚未到任,整個廷尉府其實也是在右監林詹的管轄之下,韓健調動起來也很方便。
“少公子,人差不多都抓來了,就剩下個姓馬的,我們已經派了三撥人去抓他,相信很快就能歸案。”司馬藉回報。
韓健拿着名單起身,走下廷尉府正堂,拍拍司馬藉肩膀道:“是請來調查案情,不是歸案,要區別開來。嗯,先把剛纔見過那個李書辦叫過來,我有話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