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極品小郡王 !
正月底,蘇廷夏的先頭兵馬剛抵達嶺南,就與司馬藉相繼上杭和武平兩縣展開小範圍的爭奪戰,才兩天工夫,蘇廷夏的兵馬就佔據上風,接連佔據周圍的府縣,爲蘇廷夏進軍粵地創造了條件。
蘇廷夏在南侵途中,一路整軍兵馬,兵員數量從最初的四萬到六萬兵馬,擴充到十萬,而司馬藉親自率領南下的兵馬,則只有三萬多兵馬。從兵力對比上來說,蘇廷夏佔據絕對的優勢,就算以兵馬的戰鬥力來說,蘇廷夏所部也不佔任何劣勢,到底是跟着他南征北討數年的一支軍隊。
司馬藉後路的杭州城被北朝兵馬所侵佔,而林詹和張行所部,已經相繼出浙南,在閩北和閩東,沿着兩路兵馬南下,同時之前北朝在楚地所佈置的四萬多人馬,在北朝將軍和砌的率領下,也是一路往南,兵馬成三路進攻的態勢,時北朝皇帝親征的人馬則駐軍在金陵城內,隨時都可以發兵南下。
二月初二,整個戰線已從長江沿岸,延伸到閩中一代,司馬藉最後的大本營福州城和徐定城,已經落在北朝兵馬的視野之下,而此時司馬藉與蘇廷夏的戰爭仍舊只是小範圍進行中,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司馬藉都應該撤兵往徐定和福州,做最後的防守。但司馬藉到此時仍舊沒有撤兵的打算,好像孤注一擲要與蘇廷夏展開最後一決雌雄。
蘇廷夏的日子也不好過。
當蘇廷夏南下的後勤補給之路被韓健一道聖旨給斷了之後,連他的部將也感覺到,他們的兵馬似乎被北朝所遺棄,而蘇廷夏這次領兵南下似乎也不是帶她們建功立業,而是帶他們走上一條不歸路。若繼續跟着蘇廷夏南下,那他們可能在有生之年回不到中原。甚至可能成爲魏朝的叛徒,而徹底不可能歸家與他們的一家老小團聚。這對於出征在外的將士來說,軍心喪失是很致命的事。
而在武平之戰結束之後,蘇廷夏本是想徹底打通從閩西入粵的道路,他本以爲司馬藉氣勢洶洶而來,是爲了跟他決戰的。所以他把兵馬都調集到閩西一代,準備趁着司馬藉的兵馬立足未穩將其一舉擊潰。但很快蘇廷夏發現,司馬藉派出的兵馬都是虛招,而司馬藉中軍主力則不知在何處,既不在閩西,也沒有回撤往徐定和福州城。
蘇廷夏到底在戰場上經歷過不少的戰事,他意識到,中了司馬藉的圈套。
蘇廷夏意識到這點之後,命令全軍急速南下入粵地。結果中軍主力剛過,後軍有近兩萬人還沒等入粵,結果就爲司馬藉的中軍主力所偷襲。本身蘇廷夏的後軍中,真正的主力兵馬不到六千,其餘兵馬則全是從江西一路南下所抓的壯丁,戰爭一開始,亂軍就把蘇廷夏後軍的陣型給衝散,還不到一個時辰。蘇廷夏的這支兩萬兵馬的後軍就潰不成軍,被司馬藉直接給吞併。隨後。司馬藉領兵繼續南下,扼守住入閩的川州和汀州兩處重要要隘,斷了蘇廷夏從閩西回中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