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人皆是年輕之人,幾杯酒下肚,楊士便說道:“昨ri我聽叔父說,今上曾說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嘖嘖……。”言語之中流出一絲不屑。
“哼,前些ri子張讓等人皆被封侯,尊貴無比。宦官而已皆能封侯,我等有學之士的臉面往哪裏放。”張北年喝了一口酒,語氣頗重的說道。
光和六年也就是公元183年,張讓等宦官勢力達到極盛,中常侍張讓、趙忠等十二人皆封侯,貴寵無比,當時人稱“十常侍”。靈帝曾說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於是十常侍無所忌憚,各起高宅大第,規模同於皇宮。又讓家中父兄子弟出任州郡高管,這些人狗屁不通,只知用手上的權利殘害百姓,貪暴胡爲。
秦峯在戲劇學院啃三國劇本的時候,也是知道這一段歷史的。“宦官之亂,猛於虎……。”
荀彧聽到後,眼前一亮。
“文若兄,你對此有何看法。”楊士問道。楊士知荀彧自小就有王佐之才的美稱,倒是真想聽聽荀彧的看法,學的寫皮毛也好回去應付家中族老的考問。
“不知子進對此有何看法?”荀彧雙目炯炯有神望着秦峯。
我有何看法,自然是越亂越好了,俗話說渾水摸魚,就是這個道理。不過秦峯不能這麼說,見荀彧問自己,想來是在探自己的底細。正好抖抖一千多年後的評價,引來牛人的注意,便說道:“今上被宦官矇蔽,親小人遠賢臣。張讓等人把持朝政,稱十常侍。買賣官爵,橫徵暴斂,導致民不聊生。我聽近年來有一太平道教興起,窮苦百姓多入此教。天下怨聲四起,久之必生禍亂。”
“對對,就是如此,天下怨聲四起,久之必生禍端。子進兄高見,令我茅塞頓開,請滿飲此杯!”楊士急忙給秦峯倒酒,心說一定要記住剛纔的話,今天晚上回去楊彪叔父在問天下大事,可就問不住我了,嘿嘿……。
荀彧則是在沉思,這個秦峯果然非比尋常,言語jg闢一語道破如今天下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