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每年太子去南山別宮“學習”的一兩個月,其實是爲了轉移陽氣而掩飾,從去年最後一次轉移成功之後,拓跋晃就沒有了去南山“學習”的藉口,拓跋燾見拓跋晃確實對賀穆蘭有了師徒的情誼,也樂於讓他接近賀穆蘭,便指點他化名“賀光”,在賀穆蘭在京中的時候經常去他家“探望”,做些他少年時常胡鬧的事情。
拓跋晃前世的時候是個規規矩矩、行事從不給人抓住話柄的老成小孩,那時候拓跋燾常年在外打仗,他在平城監國,一舉一動都有百官的眼睛看着,生怕傳出一點點不對讓前方的拓跋燾擔憂,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小老頭的性格,也讓後來班師回朝再無大的戰事而閒下來的拓跋燾不喜。
拓跋燾自己就是一個不拘一格、性格跳脫的人,和這樣的兒子自然處的不太默契,又不像其他朝代的太子那樣,後宮還有個得寵或者身份尊貴的母親作爲兩人之間的橋樑,久而久之,兩者的間隙就生出來了。
但這一世不同,這一世拓跋燾有賀穆蘭這個蝴蝶煽動翅膀,早早就結束了統一中原的大業,投身到“改革”的事業中去,就有了大把的時間和兒子相處,順便,咳咳,帶壞自己的孩子。
加上拓跋晃得到了賀穆蘭的陽氣後,性格不可避免的向着賀穆蘭外冷內熱的方向發展,這正是拓跋燾最喜歡的一種性格,父子之間感情深厚,拓跋燾去哪裏,也都不忘帶着這位儲君。
當拓跋晃發現拓跋燾其實更喜歡“不拘一格”的性格後,非常自然的就讓自己變得更像同齡的活潑少年們,加上他的大兒子性格非常討喜,即使拓跋晃長大後,拓跋燾沒有以前那麼寵溺拓跋晃了,可有了“孫子”作爲共同話題,作用絲毫不亞於“皇后”、“寵妃”,甚至更好。
更別說賀夫人沒死,還在幫着帶孫子,連兒子的安危都不必擔心。
拓跋晃這太子當的,可謂是如沐春風,得心應手。
也許是他天然的就有“王八之氣”,在賀穆蘭家經常做客的一干小朋友們很快就將他視爲了“帶頭大哥”,鞍前馬後,並奠定了他“木蘭面前第一人”的身份和地位。
此時見賀光來了,一干小屁孩們頓時挺直了腰桿,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指着阿單卓告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