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川路利良曾說:“日本政治無一出歐洲之右,但願在警察制度上冠絕各國。”他認爲,“自古以來凡欲興帝國以擴充版圖者,畢先注意與此(警察),拿破崙一世如此,普魯士帝國也如此”。“一國乃一家,政府乃父母,人民乃子女,警察乃其保姆,警察是預防國家發生疾病的一種手段。頑惡之民不知政府之仁愛,動輒思變,政府爲民之父母,雖子惡父母之教,焉有弗施與子者?豈有聽任幼兒自由者。”他的這種思想典型的反映了日本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態度,由於他的努力,因而早在明治初期,日本就變成警崗遍佈全國的警察國家。
在西鄉隆盛因與大久保利通政見不合而下野歸隱後,儘管西鄉隆盛並無反意,但爲了“防患於未然”,川路利良還是派出大量間諜進入鹿兒島,暗中監控西鄉隆盛,一旦發現西鄉隆盛有異動便可採取行動。
身爲薩摩武士一員卻堅定站在明治政府一邊的警察總長川路利良,既曾是一員倒幕勇將,又是一個老謀深算,對時局和各方勢力之間關係有很深刻了解的傢伙。他派往鹿兒島實行偵察和離間任務的一大批間諜細作,以少警部中原尚雄爲首,都是他手下最爲精明強幹的警察。他們大都出身“鄉士”,對於“鄉士”和“城下士”之間的差別待遇早就心存不滿。川路利良在動員中原尚雄這些人的時候,除了老一套的“忠於天皇,討伐不臣”之類的政治鼓動以外,還特別挑動了他們對“城下士”的仇恨。
但川路利良把間諜派入鹿兒島並不那麼容易。薩摩藩在幕府時期就是有名的“雙重鎖國”地區(德川幕府時期在日本全國施行“鎖國政策”,除了一些特許的對外活動以外,一律不得與外國溝通。而薩摩地區組織嚴密,對幕府封鎖消息,外人進入薩摩都會受到嚴密監視,實際卻私下進行對海外國家的商業和文化交流活動,因而被稱作“雙重鎖國”:幕府封鎖日本,薩摩屏蔽幕府),幕末薩摩武士的眼光遠比其它藩武士開闊,而軍事力量也比其它地區雄厚很多。舊時幕府的探子一旦進入薩摩地面,就很難再活着回去了。現在鹿兒島的武士們又豈是喫素的?
東京間諜們的活動很快便被私學校的武士們偵知,並迅速安排好反間諜隊。等到被他們稱作“東京獅子”的中原尚雄等人一進入鹿兒島境內,立刻就偵察清楚了他們的人員、住址、聯絡方式甚至暗號等等,也封鎖了道路港口,隨時可以展開“獵獅行動”,這場情報戰甚至在短兵相接以前,武士們就已經勝出。只是武士們聽說“東京獅子”們還要採取“特別行動”使用一切手段阻止西鄉隆盛起兵,他們認爲這樣的“特別行動”只可能是暗殺。武士們隨即加強了對西鄉的保護措施,考慮等待更合適的時機,再多蒐集些這批來自東京的間諜想要暗殺西鄉的證據,所以武士們沒有立即動手抓捕“東京獅子”們。
————分割線————
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