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
與茫茫大海上,如同捉迷藏一般的艦隊角逐相比,交戰雙方陸地戰場上的情況則要直接明朗得多。
在去年的下半年,預感到日本要發動戰爭的敬親王宜欣不斷的上奏朝廷,請求增兵朝鮮以爲預備,光旭皇帝准許了宜欣的請求,於是宜欣開始抽調各路兵馬,乾軍得以源源不斷的進入朝鮮,到了9087年1月,乾軍在朝鮮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12萬人。
能夠在半年的時間裏調動這麼多的軍隊進入朝鮮,乾國國內的鐵路網可以說功不可沒。
乾軍兵力雖多,但組成卻極其龐雜,除李紹泉的淮軍2萬人和東省練軍1萬人外,多爲重新整訓後的舊軍,如八部騎兵、青旅步兵、鎮邊軍、定邊軍、鎮武軍、威武軍、巡防營等,這些軍隊的裝備基本都實現了近代化,配備了西式步槍和火炮,但可能是爲了刻意同西式新軍進行區別,其軍服衣甲仍然採用傳統樣式,有的兵將甚至還佩帶着古式刀劍。
面對進入朝鮮的龐大的乾軍,日本陸軍在兵力上可以說處於絕對的劣勢,很多外國軍事觀察家都認爲,雖然乾軍整體素質上比日軍差一些,但一旦開戰,乾軍在戰爭初期可能會有所挫折,但隨後會憑藉兵力上的優勢戰勝日本。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所有的人大跌眼鏡。
豐島海戰爆發的當天,由日本海軍掩護的日本第一混成旅團在大島義昌少將的率領下,直撲漢城近郊龍山的乾軍駐地,計有步兵第11、21聯隊的4個大隊,騎兵第5大隊第1中隊,炮兵第5聯隊第1中隊,工兵第5大隊第1中隊,以及附屬的輜重、醫護部隊,總兵力計4000餘人,重武器爲8門行營炮。由於四處暴虐屠殺反抗者,日軍在朝鮮百姓眼中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者,簡直是古時“倭寇”的再現。日軍所到之處,朝鮮民衆紛紛躲避,伕役、補給均無從徵集,“(韓民)爭相逃避,應者極少”,行軍速度異常緩慢,負責混成旅團後勤工作的古志正綱少佐甚至爲此急得引咎自殺。而這恰好與朝鮮百姓自發爲乾軍引路報信,提供補給,幫助運輸輜重,一幅擁戴上國天兵的景象,成了鮮明的對比。孰正孰逆,一目瞭然。
但乾軍的表現,辜負了朝鮮百姓的期待。
駐防漢城的乾軍爲定邊軍以及威武軍等部,總兵力爲38000人,由都統法士善統帥。3月7日,乾日兩國的斥候騎兵首先發生交火。8日深夜,日本混成旅團前鋒到達漢城外圍,準備展開發起攻擊。第二天凌晨渡河時,突然遭到埋伏在渡口對面村莊中的朝鮮軍隊伏擊,數百名朝軍官兵利用黑夜,依託民宅,從門縫、窗戶中狙擊日軍,使得日軍一片混亂,而乾國軍隊事前蓄水製造出的沼澤地,又給日軍帶來極大的傷亡和遲滯。這場半小時的接觸戰,日方損失較大,共被擊斃中隊長松崎直臣大尉以下30多人,沼澤地中淹死時山龔造中尉以下59人。但設伏的朝鮮軍隊最後因爲衆寡懸殊,後援不繼,而被迫撤退,指揮官金命安在混戰中不幸中彈陣亡。擊敗這支朝鮮軍隊後,日軍於9日凌晨5時集中兵力向漢城的乾朝守軍發起攻擊,首先佔領制高點,用行營炮居高臨下反覆轟擊,繼而步兵跟進衝鋒,左右包抄合圍,接連攻佔了乾國軍隊的壁壘,反觀乾國軍隊,雖然也竭力作戰,而且兵力遠超日軍,但戰術死板,裝備的火炮數量也少,而且射術不佳,在日軍猛烈炮火的轟擊下傷亡慘重,被迫於5時50分左右突圍退卻,朝鮮王京漢城隨即落入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