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萬歲約阿希姆 !
1906年盛夏,基爾。
靠近海軍學院的碼頭旁,一艘模樣奇特的大船靜靜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下。它的三根主桅杆又高又粗,是風帆時代最常見的三桅縱帆結構,但它甲板中部又霍然矗立着兩根圓形煙囪,潔白塗漆的船身既沒有大型帆船的艉樓構造,也看不到蒸汽輪船的甲板建築,船首尾和舯部基本處於同一水平。以20世紀的眼光,它就像是那種偶有耳聞的怪裝癖,與周圍人的穿着打扮格格不入,但在19世紀中期,當人類航海技術從風帆動力向蒸汽動力過渡時,這種風帆與蒸汽機混用的船隻比比皆是。蓬勃的大工業時代發展腳步是如此匆忙,幾十年前還活躍於世界各個角落的帆船已逐漸爲歷史所淘汰。那些曾經戰勝過狂虐風暴和洶湧海浪的“勇士”要麼被劈成木塊燒掉,要麼停在港口作爲浮動博物館或私人藏品,只有很少一部分還在履行着建造之初的使命。
因爲處於停泊狀態,這艘三桅縱帆船隻在最高的桅杆懸掛了一面象徵國籍的黑白紅三色旗,風帆整齊地收攏於橫杆下方。它是德國皇家海軍的“夏洛特”號訓練艦,儘管這個國家的一二線艦隊早已全面換裝蒸汽鋼船乃至一些使用內燃機的小型艦艇,爲了鍛鍊新服役水兵和海軍學員的韌性及團隊合作精神,他們一直保留着帆船遠航訓練項目。剛剛完成1906年春季入伍的海軍新兵訓練,“夏洛特”號又將載着300多名基爾海軍學院的精英去領略浩瀚藍洋的獨特魅力。
即將參加遠航的海軍學員們大都忙着收拾行裝、購置個人用品,而基爾海軍學院在讀的王族成員、貴族子嗣以及海軍將領後代,此時正匯聚於德國皇室的基爾行宮,與皇室代表、海軍官員等重要人士一同出席爲馮。沃倫伯爵舉行的授勳及退休儀式。
馮。沃倫伯爵全名弗裏茨。斯齊爾特。馮。沃倫,曾任德國海軍設計部門首席工程師、造艦總監和德國皇家海軍技術委員會主席等職務。他1833年出生於當時尚屬丹麥的石勒蘇益格的一個顯赫貴族家庭,經過19世紀60年代的兩場重要戰爭——普丹、普奧戰爭,該地與荷爾斯泰因成爲普魯士的一個行省,沃倫家族轉而向普魯士國王乃至後來的德意志帝國皇帝宣誓效忠。伯爵年輕時曾在丹麥海軍任職,參加了丹麥艦隊對北德意志聯邦海岸的封鎖以及1864年對普奧聯合艦隊的赫爾戈蘭海戰。成爲普魯士公民後,伯爵加入普魯士海軍,他放棄了繼續在軍艦上服役的機會,轉而投身艦艇建造和設計領域。
在爲普魯士及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服務的四十年時間裏,沃倫伯爵參與了上百艘艦船的設計和建造監督,主持了著名的薩克森級鐵甲艦、勃蘭登堡級戰列艦、“俾斯麥”號裝甲巡洋艦、海因裏希親王級裝甲巡洋艦以及多個級別的巡洋艦設計建造,其資歷和威望在德國海軍設計部門無人能及。他那認真負責、細緻入微的工作態度使得海軍部門設計的每一艘戰艦都能夠成爲代表德國造船工業水平的優秀作品,薩克森級鐵甲艦更是成爲那個時代最鮮明、最實用的沿海防禦型裝甲戰艦,在其基礎上改良的清國定、鎮遠二艦已在殘酷的海戰中證明了自身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