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蓮藕還沒栽下,王興每天的活計就是伺候這些楊樹,照着碧青說的,修剪雜枝,避免它們長的亂七八糟,然後,隔一天給坑裏的小魚苗撒些魚食。
魚食是碧青做的,現代時,爺爺是個釣魚愛好者,隔三差五就會全套裝備的去野釣,至於那些養魚池,爺爺是絕不去的,說那樣就喪失了釣魚的樂趣,與其去養魚池,不如干脆去市場秤幾斤得了,因此,鼓搗魚食就成了碧青的活兒。
做魚食在現代很簡單,市場裏各種原材料都是現成的,只要買回家,照着爺爺告訴她的法子做出來就成了,可這裏不是現代,別的還好,鈣粉就是個問題。
碧青的解決法子是把家裏啃過的骨頭收起來,用水煮幾遍,曬乾,用石磨磨成粉,加上麥糠,棒子麪,再加點兒碾碎的酵母粉,就是碧青新研究出的魚食祕方,蒸熟了搓成小粒兒曬乾就成了,說是養魚,其實也談不上,就小五跟二郎抓回來的那兩桶小魚,還遠遠達不到養魚的標準,只能說,把它們放到了自家的水坑裏,時不時投餵些食,然後,任他們自生自滅。
碧青最關心的不是坑裏的魚,而是蓮藕,一進四月,碧青就把小五拿來的蓮子剪開硬殼泡上了,整整兩個大陶盆,應該夠了。
碧青之前實驗泡的那顆也出芽了,說明這些蓮子可以做種子,大郎負責看着這兩個陶盆裏的蓮子,每天太陽一出來,搬到院子曬一會兒,要特別注意防範院子裏的鴨子,以免被它們當成零食喫了。
二郎喜歡做這些事,並且,會記錄經過,不知什麼時候起,二郎從看書變成了記錄,他記錄的都是很平常的事兒,他會記錄坑邊兒上楊樹的長勢,什麼時候抽新枝,什麼時候葉子更綠,什麼時候修枝,一個月長多高,家裏的雞鴨也一樣,下蛋的規律,每個月的長多重,碧青經常看見他抱着雞鴨用秤稱,圈裏的小豬仔也一樣,這些看起來最平常的事兒,他乾的樂此不疲。
現在又開始記錄蓮子,對於二郎這種認真鑽研的精神,碧青持鼓勵態度,她從來不覺得中科舉纔算有大出息,反而覺得,封建王朝的科舉制度是,最沒用的存在,讓天下士子都入了歧途,四書五經,翻來覆去的被解釋誦讀,爲的不是謀生而是顯貴。
一旦進了官場又開始勾心鬥角,士子們的目的不是富民強國,而是爲了自己的榮華富貴,高官厚祿,唸書唸到這份上,誰能說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