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他們剁餡的時候,白路吩咐其他學生:“骨頭大火煮熬,然後敲碎骨頭,取出骨髓。”
這個過程說來簡單,其實很累人。尤其剁餡。三個學生剁了十分鐘,大汗淋漓的,白路卻是完全不滿意。
此時生肉全部變成小小肉粒,白路讓學生們退開,把三堆肉合到一處,雙手各拿一把菜刀,深吸口氣。雙手猛地剁下。便見刀光刀影,小肉粒繼續分離,又十分鐘之後,小肉粒變成肉沫。
其實把肉變成肉沫。最好的方法是用棒子捶打,不停打,把肉打松。打松後也方便挑筋。
不過這樣一來,肉被打成沫。汁液也被打出來,流失大量營養和味道。
用刀切。只管切細切碎,汁液還是封在肉裏面,那怕碎如麪粉,也還是有着鮮美的肉味。
白路動作很快,也是真的把肉切成麪粉一樣,然後合到一處,加入調料攪拌,再重新凝成肉塊形狀。好象排骨上面那樣的薄肉。外面用蘿蔔切片包裹,包成一小片一小片,下油鍋炸,蘿蔔微一變色就取出,晾涼後剝去蘿蔔,露出一小片一小片微熟、卻又定了形狀的薄肉片。
弄好肉片,白路再去折騰大骨頭,用高壓鍋蒸熬之後,敲骨取髓,打入蛋清,攪拌均勻後放入蔥管中,封住兩邊端口,上鍋蒸。
蒸熟後,骨髓定型。去掉蔥管,再取炸好的、用肉沫凝成的肉片裹住,做成排骨樣子,一塊塊放到盤中。擺成一盤後,重新開火做高汁,淋在“排骨”上,這一道菜完成。
不算採買時間,單做菜就要耗去近一個小時時間,對於白路來說,絕對算得上是大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