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澤在幹嘛?”
一些人暗暗猜測。
“我最親愛的讀者朋友,你們好,《明朝那些事》已經告一段落了,現在的我,將會給你們講一個新的故事,這個故事,便是三國,恭喜你們答對了,從現在開始,我們將要講一下三國了,說起三國,恐怕大多數人會想起著名的赤壁之戰,而說起赤壁之戰,大家應該會想起蘇東坡那首著名的《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東坡這首詞寫得可真是大氣磅礴,它使我們想到三國時代的英雄氣概、浪漫情懷。蘇東坡這首詞是他47歲的時候在湖北黃州赤壁所寫,黃州赤壁不是三國周郎赤壁,這一點蘇東坡是知道的,因此他說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也就是有人這麼說。但他還是寫了這首詞,因爲當他站在黃州赤壁岸邊,看着那萬里長江滾滾東流水的時候,他沒法不想到三國,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就說周瑜吧,周瑜是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的前線總指揮,當時34歲,迎娶江東美女小喬已經十年,並非小喬初嫁了。但是蘇東坡把小喬初嫁和赤壁之戰聯繫在一起,是要着力表現周瑜風流倜儻的儒將風采。所以下面說“羽扇綸巾,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羽扇就是羽毛做的扇子,綸巾就是青絲做的頭巾,這個打扮在當時是儒雅的表現。我們知道漢代的服飾,貴族和官員是要戴冠的,高高的冠,寬寬的衣,峨冠博帶,是所謂漢官威儀。但是到了東漢末年呢,貴族和官員開始時髦穿戴平民的服飾,這就是戴頭巾。如果是軍事將領,而一身平民的服飾,羽扇綸巾,那就是儒將風采。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周瑜就是這樣的一個形象。
所以,三種形象,各有各的道理。那麼我所想要做的,便是要將諸多形象,告訴您,同時,我們也可以進行討論,也就是說,我們有三點需要做好:“第一是還原,就是還原到歷史的本來面目;第二是比較,就是比較歷史形象,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有什麼不同,第三是分析,就是分析一下這個形象爲什麼會演變。實際上,品讀歷史,也可以有三種意見,一一種是站在古人的立場上看歷史,這叫歷史意見;第二種是站在今人的立場上看歷史,這叫做時代意見;第三種是站在個人的立場上看歷史,這叫做個人意見。
任何人研究歷史都難免會有這三種意見,因爲歷史畢竟是歷史,歷史就是過去的事,也就是故事。故事裏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裏的事,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宋代詞人張升的詞說,“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實際上進入漁樵閒話的又何止是六朝興廢事呢?那是可以包括一切歷史的,正所謂,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在後邊,我將給大家笑談三國,品讀三分,而我們要講的第一個人,就是一個在歷史上,爭論最大,意見最分歧,形象最多樣的人,這個人是誰呢?請大家看下一章--真假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