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古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超級電信帝國 !
兩種救援辦法各有優劣,第一種辦法雖然開挖的距離遠、工作面難以鋪開、無法容納更多的救援工人施工、機械設備難以上去,速度慢時間也相對較長,但勝在穩妥,因爲是從山腰挖下來的,救援人員所處的地勢高,地下水最多、最高,也不會影響他們的施工,只要及時挖到位,被困的礦工就能順利救出。
第二種辦法因爲是從山底開挖,因此工作面可以擴大,救援工人可以大幅度增加,還能有工程機械幫忙,速度顯然比第一種辦法快得多。但缺點也明顯,因爲山腳的海拔高度低,地下水位有可能超過施工地段,一旦地下水的水量大,就算挖通了礦道,也不一定能安全救出被困礦工,連救援人員都可能被冒出來的地下水沖走。
分析來分析去,兩種辦法都在乎的是時間,只要能在地下水漫延上來前打通救生通道,兩種辦法都行,只不過對第二種辦法的時間要求更緊迫一些,救生坑道必須在地下水漲到山底位置前就得挖通。
第一種辦法則要求在地下水漲到十五號礦脈最高點之前挖通。
大家爭論不休,一個人說我們有足夠的把握在水位漲到山底位置時挖通,另一個人說你這純粹是在賭,萬一水位上漲的速度超過羅迪輝所說的一分鐘漲一寸呢?
前面那個人說不可能,是因爲在他看來地下水也是水,越往上漲速度很快越慢:隨着水位的上漲,噴出地下水的地方所承受的壓力會越大,礦道的水壓與地下河的壓差會逐步減小甚至達到平衡。懂得一點物理知識的人都知道,只要兩處水的壓強平衡,水的流速就會減緩直到停止。
後面反駁的人則認爲隨着地下水的水位上漲,山體裏的坑道容積會越來越小,同樣的地下水湧出量會使水位上漲的速度大大加快。因爲誰也不能斷定地下河的壓強有多大,更不知道礦道的水位達到什麼位置纔可能讓水的壓力出現平衡。
能夠參與談論的不是技術專家就是領導,說的都有道理,爲難的卻是拍板的領導:面對這些不同意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