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古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超級電信帝國 !
雖然鄉下的投遞距離遠、路難行,但是也有好處,那就是投遞件少,除了鄉政府、村委會有不少報紙、雜誌外,農戶家裏很少有掛號信、電報、匯款單等等這些必須交給本人簽收的投遞件。很多時候他只需將那些零散的信件、雜誌交給村委會就行,根本不需要送到每一位接收者的手中。
當然,郵遞員在郵政所分揀室出來前要仔細清理一下投遞件的順序,否則一個不小心就可能錯過了接收人的地頭,等你調頭回去,一大段路來回跑會耽誤大量的時間。
姜新圩身體健壯,能長時間將自行車騎的飛快,看到郵袋裏沒有多少投遞件了,他決定花一些時間處理一下手頭的那封死信。
所謂死信,就是郵遞員找不到信封上所寫接收人的信件。
處理死信也是郵遞員的一項基本工作,不會一退了之,只有在多次努力實在找不到收信人後,他才能將這封信退回分揀室,由分揀室進行處理。一般情況下,分揀室的人在詢問了郵遞員後,會在信封上貼一張標明“查無此人”的字條,再將這封信退回發信人。
但郵政部門對來自海外包括港澳臺的死信還要重視得多,分揀室還會安排經驗豐富的老郵遞員再次嘗試尋找收信人,直到一切努力都失敗了,他們纔不得不退回。
姜新圩手頭的這封死信還是他的前任遺留下來的。他們前前後後加起來已經找了三個多月的收信人,結果毫無結果。發信人是一位美籍華人,而收信人一欄寫的卻是“玄空大師”,收信人地址是“伊陽市鱧夾縣石橋鎮皇黎塘廟”。
不說沒有人知道玄空大師是誰,就是皇黎塘廟在哪裏也沒有人知道,甚至不知道這個皇黎塘是地名還是廟宇的名稱。姜新圩和前任打聽了不少老人,都說石橋鎮周圍沒這個廟宇。
這麼長的時間這封信都沒有被退回去,是因爲寫信人在信封背後寫了這麼一段話:“鄙人在抗戰時負傷,蒙玄空大師冒死相救得以活命。傷好後鄙人輾轉到了米國,打拼多年略有資產。現天命將至,願向玄空大師捐獻部分資產以報其救命之恩。因年久人老,往事多有遺忘,懇請郵局各位貴人幫鄙人多多尋找,期盼能找到玄空大師或其後人,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