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古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舒慶生喫驚地看着姜新圩,想不到這小年輕也懂這些,要知道這種所謂的參數最優計算可沒有什麼標準的數學公式,都是十多年甚至幾十年的經驗積累才得出的一些規律性的東西,而且這種知識一般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他只是嘴裏說說還是真有這個本事,可能嗎?
他自然不知道姜新圩是穿越者,就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很多電子元器件還是存在性能和參數不穩定的問題,只是沒有現在這麼嚴重而已,他設計電信設備的時候同樣需要參數優化,只不過因爲接觸多了,不但對國內一些高級技師的方法有了解,對國外一些技師的方法也有了解,所以現在的他在這方面的技能早已經超過眼前這個老頭。
舒慶生老實說道:“可我們對那種芯片不懂,那種集成電路我們沒有用過。”
姜新圩大包大攬地說道:“這些芯片我都懂。我可以將它們的相關數據寫出來。而且,我可以明確肯定它們的數據變化很小,質量遠比我們的電子元器件穩定,你們就將它們按標準件進行組裝就是。”
舒慶生問道:“你真的肯定外國人的芯片質量非常穩定?”
姜新圩說道:“不管是我們國產的集成電路還是外國的集成電路,這種簡單的芯片質量都穩定得很。這也是集成電路的基本要求,不會如電阻那樣標稱數值與實際數值存在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五十的誤差。”
因爲討論到具體的技術問題,很多工人知道自己的本事,知道自己不但不能插言,甚至呆在這裏都有點不好意思,就悄無聲息地撤退了,只剩下幾個自詡技術強或者想多學一些技術的職工。
人少了,姜新圩就吩咐黃喜貴將電話機圖紙拿過來,讓大家一起了解一起研究。
這些人都浸淫電子領域多年,對並不複雜的電話機電路圖很快就瞭解得七七八八了,姜新圩講解的重點是那些芯片,述說着它們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