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重生潛入夢 !
這時候的北京城裏,坐地戶一般都是一個大家庭,坐地戶的意思就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不是隨着全國解放而跟隨政府部門和軍隊遷進來的。這些坐地戶大家庭裏基本都還保留着沒被破除乾淨的四舊,四舊就是:舊思想、舊習慣、舊風俗、舊文化。具體表現在洪濤他姥爺身上的就是大家長制度、大男子主義!
洪濤的姥爺是個小老頭,個頭不高,但很彪悍。他在大山子那邊的電子管廠上班,就是一個普通鉗工,文化也不高,頂多是能看懂報紙啥的。這個彪悍體現在哪兒呢?首先就是他的身體彪悍,他每天早上4點就起牀,先去地壇公園裏打太極拳,然後找準一棵大樹把全身上下都撞一個遍,再步行一路向東,穿過東直門直奔酒仙橋大山子一帶。
這個距離有多遠呢?就等於是從地壇公園走到望京小區,單程9公里左右,中途在東直門的早點鋪裏來一頓包子炒肝,中午喫飯盒裏帶着的午飯,晚上下班之後再一路走回來,順便給家裏的孩子買點零嘴什麼的。這個孩子指的就是洪濤和洪濤的小舅舅,至於那個比洪濤也只大了12歲的小姨,在他姥爺眼裏根本不能算小孩,更不能給買零嘴,家裏的男孩子纔算孩子,女孩子都是給別人家養的,湊合喂活了就完事!多喫一口都是嚴重的浪費!
如果光是不給買零食也就湊合了,但這只是很小的一個細節,在洪濤的姥姥家裏,姥爺下班回來的鐘點,就是開晚飯的時刻,老頭兒每天幾乎都是同一個時間到家,所以他進屋之後,喝兩口熱茶,酒菜就必須上桌了,晚一分鐘都不成,如果晚了姥姥就得落埋怨,負責幫助姥姥做飯的小姨就得捱罵,趕上洪濤的母親回來三個女人全得數落,要是洪濤的大姨和大姨夫也回來了,那就把4個女人包一塊罵!
但是這種數落也好、埋怨也好、罵也好,只限於家裏的女人,像洪濤的父親、大姨夫、大舅、小舅包括洪濤自己,是不會捱罵的,老頭兒從心眼裏由衷的感覺就是,家裏的男人都是上班掙錢的,女人就是洗洗涮涮、做飯看孩子的,如果他上班沒上好,工資沒拿回來,那是他的問題,除去這個之外,一切問題都是女人的問題,必須教育!
老頭兒不抽菸,但是每頓飯必須喝2盅白酒,小瓷盅,北京叫八錢杯,一盅不到一兩酒。姥姥家喫飯的順序是這樣的,先上酒菜,平時也就是拌個蘿蔔絲、白菜心之類的,趕上老頭兒高興,他可能會從下班的路上帶回一兩二兩的豬頭肉或者羊雜碎,用黃色的油紙包着,揣在兜裏,喫飯的時候掏出來,往桌上一放,香氣能飄滿一院子。
等酒喝得差不多時,主菜、熱菜就該上了,無非也就是白菜燉土豆、蘿蔔燉土豆、炒黃瓜、燜扁豆之類的,頂多再攤一小盤雞蛋。當時的北京大部分家庭都是這樣的,冬天就是白菜、蘿蔔、土豆,夏天把白菜去掉,換上黃瓜、扁豆,一年四季如此,每個月再包幾次餃子或者包子,要不弄個炸醬麪什麼的,裏面放上點肉末。
上菜必須有順序,喫飯的人也得按順序排着隊來。能和姥爺同桌喫飯的,只有家裏的男人。姑爺排在第一位,因爲按照北京的老禮,姑爺算是客人,得尊重,一般就只有洪濤的父親,他的大姨夫家住的遠,不逢年過節是不會來的;小男孩排在第二位,就是洪濤和他那個小舅舅;剩下的成年男孩子排在最末,但是如果裏面有能和老頭兒一塊喝一口兒的,位置可以前移。可惜的是包括洪濤他父親在內,全家人除了老頭兒,都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