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舅,我不喫,你喫了吧,我不餓!”洪濤頭都沒抬,他確實不太餓,就算餓他也不想去喫那個漿糊了,白不呲咧的一點味道都沒有。
“媽,他說不餓,不喫!”大舅端着小奶鍋回到大屋裏,向洪濤的姥姥彙報。
“這孩子,今天這是怎麼了,一會兒等你爸回來再說吧。給你妹妹喝了吧,可惜了的!”姥姥也聽見洪濤的回答了,老太太沒功夫去琢磨孩子怎麼想,不喫就不喫吧,反正也浪費不了,這個年代只要是能喫的東西,全都會被喫進肚子裏。
洪濤並不是在研究到底是大樹下的螞蟻能夠保衛家園,還是從臺階下面遠征的螞蟻能夠攻城掠寨,他此時沒功夫去琢磨螞蟻,他是在想自己該怎麼辦!以後該怎麼去活!
歷史的走向他一清二楚,但是這對他目前的狀況毫無幫助,一個4歲的孩子,在這個到處都有規則的年代裏,還能翻出什麼浪花來嗎?回答是很不可能!就算洪濤現在能馬上把手機造出來,國家也沒人會相信他,而且錢在這個時代,只是生活必須品中的一種,還不是最重要的那一種,所以想要用掙錢來迷惑別人,後果會很慘的,大家都會把你當成異類,除之而後快。
在這年代裏,幾乎買任何生活必須品都需要各種票,這也是配給制度的一個原則。你買白麪得花面票,買大米需要米票,買肉有肉票,買糖、麻將什麼的也有票。除了喫的東西之外,你買工業品需要工業卷,買布得用布票,買整盒的香菸也的用香菸卷,如果沒有這些票票卷卷的,你有錢也花不出去。
所以對於洪濤現在這個4歲的狀態,他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一個能活得更滋潤的方法來,限制太多了。不過他到也沒白琢磨,最終他得出一個結論,不管怎麼活,反正是不能再去託兒所了。到不是託兒所不好,相反,那裏喫的午飯比家裏還要強一些,每頓都有雞蛋或者雞蛋羹喫。但是洪濤無法忍受整天和一大羣小孩兒混在一起,肉體上可以忍飢挨餓,精神上他受不了這種刺激。
可是不去託兒所得有一個過硬的理由,當初他就曾經反抗過,結果換來的是一頓臭揍,如果再毫無緣由的反抗父親的決定,洪濤估計換來的很可能還是一頓臭揍。雖然自己的大腦是40多歲的成年人,但身體卻還是百分百的小孩兒,被人揍肯定疼,想不捱揍就得講道理。
洪濤的父親是一個很講道理的人,可能是由於工作的原因,他非常不喜歡打罵孩子,總是希望能用道理來讓孩子明白如何做是對的、如何做是錯的,他相信只有這樣,纔會更有效更長遠。但人總是有脾氣的,尤其是他父親目前的處境,不可能永遠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所以在洪濤的記憶中,他還是捱過幾次揍的,甚至一直到初中快畢業,還捱過一次。
父親每次揍洪濤,都是對他自己思想的否定,也是一種絕望,他在看不到自己兒子能通情達理、能有一個正常人的思維之後,對他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了絕望。但是揍過之後,他又能慢慢調整自己,再次燃起更高的希望,總是希望兒子有一天能明白所有道理,希望自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