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樣一來,洪濤的主意就變成了姥爺的主意,成了一家之主的決定,這個決定是不容置疑的,也是不能更改的,對於洪濤家和姥爺家裏來說,這就是最高人民法院的終審判決了。
有了姥爺的這個決定,洪濤更省事了,他都不用自己出面去說服自己母親,等母親回來之後,就會接到姥爺的命令。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堅決執行,否則就將直接面對姥爺的怒火。
第二天,姥爺直接向單位請了假,把大舅也給叫了回來,小舅也不讓上學了,爺仨借了一輛三輪車,由洪濤這個姥爺的狗腿子帶路,浩浩蕩蕩殺奔地壇公園。
北京城裏在76年之前,衚衕裏都是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房子就是原本房子的模樣,絕大多數家庭都沒有私自加蓋過什麼房子。這到不是當時的北京市民覺悟高,一是各家沒錢去購買那些建築材料,二是當初分到手的房子基本都夠住,沒必要再費錢費力氣去多蓋什麼房子。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各家慢慢開始添丁加口了,誰家不生個3、5個孩子,剛開始孩子小的時候還沒覺出來房子不夠用,等孩子慢慢長大之後,這個問題就越來越尖銳了。閨女大了肯定不能和父母睡一張牀了,更不能和弟弟哥哥一起睡,於是就只能把房間隔開。這時的房子都是國家分配的,國家手裏的房子也不是無限的,人口可以增長,但是房子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住房緊張、住房擁擠這個問題逐漸成了老百姓的大問題。
76年地震之後,政府徵集了很多建築材料,發放到街道辦事處或者居委會手裏,有些還直接發到了居民手中,讓大家自行蓋地震棚防震。蓋的時候大家都很積極,爲了保命嘛,但是用完之後,這些地震棚就成了一個麻煩,誰來拆啊!總不能一直杵在那裏,破破爛爛的也影響市容。
蓋房子的時候需要人手,拆房子的時候也同樣需要人手,可是蓋的時候街道辦事處一聲招呼,大家就都自發主動的去幫忙,基本不用政府插手,但是拆的時候再招呼就沒人願意管了,政府也沒這筆資金,於是就只好先這麼放着